预制菜登上热搜3个小技巧教你分辨,这样
近年来,因为方便快捷,预制菜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不过有关它的争议也不少。前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一事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多地家长在各大平台上都表达了担忧。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那么预制菜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到底能不能吃?今天暖暖就跟大家说说关于预制菜的这些事~
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也叫料理包,就是将可食用原料经过预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产品,根据需要配以各种辅料,具有保质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
从类型上看,预制菜一般分为4类,其中很多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
即食食品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开袋即食的食品,比如豆干、面包、凤爪、八宝粥等。
即热食品
经过水或者微波炉简单加热即可食用,例如自热火锅、方便面、速冻水饺等。
即烹食品
指已完成对主食材的一定加工过程,进行加热烹饪后可食用的半成品菜肴,比如鱼香肉丝、咖喱牛肉等。目前争议比较大的也就是这一类预制菜。
即配食品
经过清洗和分切等加工的净菜,马上可以配到菜肴中使用。
预制菜的优缺点
预制菜的最大优点就是便捷了,它省去了买菜、洗菜、备菜的过程,只要稍微一加热就可以吃了,帮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其次,相对于餐饮门店,只要是正规生产商生产的预制菜,在食品安全方面甚至还更有保障。
当然,并非因为快捷就能十全十美了,它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瑕疵之处。
01
口味单一
预制菜是调查后根据大多数人的口味喜好来配比制作的,标准是统一的,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02
营养单一
受食材的限制,虽然市面上的预制菜多数为荤菜,里面也会添加一些蔬菜,但多为豌豆、胡萝卜、土豆等储存时间长的食材,缺乏绿叶蔬菜。而且,预制菜的主食搭配一般都是米饭,难以实现粗细搭配。
3个小技巧帮您分辨预制菜
如果在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时想尽量避免吃到预制菜,可以看看下面这几个小方法,也许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01
能否根据口味定制
一般而言,现炒的菜可以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调整辣度、不放葱姜蒜、更改配菜等。
而预制菜已经提前制作完成了,很难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调整。
02
观察上菜速度
现炒的菜肴一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烹饪,而如果一家餐馆能在短时间内上齐大量菜品,很有可能使用的是预制菜。但也要根据餐馆的繁忙程度来判断,时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因素。
03
观察菜品的色泽、味道
一般来说,现炒的食材颜色更加鲜艳,肉的纹理也更清晰,而且炒制之后会产生一些汤汁,口感比较好。
预制菜这样吃营养更均衡
不可否认的是,在选择有保障的品牌的前提下,预制菜确实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那么如何搭配预制菜,才能让家庭餐桌上的营养更丰富、更健康呢?
01
丰富主食搭配
①薯类部分代替主食
蒸山药、烤红薯、蒸土豆:微波炉、蒸锅或电饭锅。
薯丁饭:山药、甘薯、土豆、芋头切丁,加大米用煮饭程序煮熟。
薯丝/薯泥饼:混在鸡蛋面糊中煎熟即可。
②烹调杂粮面食的方法
加入部分全麦粉或杂粮粉的软煎饼。
全麦馒头/全麦面包/杂粮馒头/杂粮发糕。
全麦馒头和面包需要增加酵母粉用量,并增加揉面时间。
可以加入枣、葡萄干、杏干、坚果仁、豆浆粉、奶粉等。
02
吃够深色蔬菜
每天要吃够g的蔬菜,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如菠菜、小油菜、韭菜、西兰花、蒿子秆等,早餐煮面煮粥加一点,或者直接水油焖着吃。
也可以带一些方便的蔬菜,比如生菜、胡萝卜、黄瓜、紫甘蓝等,清洗干净可以直接生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