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农学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缤纷缙云│08期缙云苍苍,嘉陵泱泱,山高水长,养育栋梁。即日起,《缤纷缙云》栏目将相继推出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介绍,以便广大学子深入了解西大优势专业、学科特色,为正在备考路上的学子和家长们答疑解惑,舒缓紧张的考前心理。本期推送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农学,让我们一起在西大开启人生新征程!

//农学

西南大学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发源于年川东师范学堂的乡村建设教育,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培养了近万名学生,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为作物学和生物学,作物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生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拥有作物学和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重庆市农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历经多年的发展历程,培养出了以袁隆平院士、孟安明院士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

专业简介

以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以及作物学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作物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培养“心系三农,顶天立地”的高素质复合型与拔尖创新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农学专业坚持“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总体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胜任现代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拔尖创新型人才。历史改革农学专业溯源于川东师范学堂()的乡村建设教育,历经了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农业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系()和农艺系()、西南农学院农艺系()和农学专业()以及西南大学农学专业()。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支农’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年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年入选重庆市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年入选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西南大学农学专业发展大事记:

农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农学专业获准重庆市首批一流本科专业

农学专业获准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

农学专业获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西南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农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农学专业获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支农’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科平台

学科力量雄厚,支撑学科作物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生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拥有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转基因植物与安全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油菜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获得了“三花”小穗实现水稻高产新途径、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甘蓝型油菜起源等一大批原创成果。李加纳教授主持的“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依托专业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部分科研成果师资力量雄厚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教师4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高级职称占77.3%。博士学位41人,占93.2%。海外经历教师20人,占45.5%。教学团队学术水平高: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何光华教授领衔的“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功能解析及应用创新团队”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李加纳教授领衔的油菜教师团队,年获得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何光华教授的“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功能解析及应用创新团队”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李加纳教授领衔的油菜教师团队年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研成果丰硕

近年来,获得了一批教学成果、开设了一批在线精品课程、出版了一批“十三五”规划教材。年,“农学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年,“现代生物技术融入传统农学‘’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SUMMER学生培养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支撑下,设置“袁隆平实验班”,推行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稳步推动学生与美国、日本、荷兰及泰国孔敬大学的交流学习。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了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设立了袁隆平奖学金。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获得二、三等奖各1项,参与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IC收录论文4篇,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一级学报论文6篇。1

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设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从大二就进入科研平台、进入研究团队、参与科研课题,逐渐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2

重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所、校地和校企”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通过5-6个月实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3

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凝硕果

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农学专业本科生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NucleicAcidsResearch》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了国家“挑战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等一大批奖项,彰显了农学学子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就业毕业生大多数选择继续读研或到农业部门、科研单位和涉农企业就业。近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7%-94.7%,其中,读研率为25.4%-42.1%。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高,对教育教学满意度为96.72%、教学实践满意度为98.25%,农学专业连续4年被中国校友会网评为7星级专业。99%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61.3%的单位认为学生综合能力较突出。杰出校友代表-袁隆平西南大学农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百余年来已培养万余名毕业生,充实在我国农业等各个战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年,在母校西南大学举办纪念办学周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校庆时,袁隆平捐款20万元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学金”,用于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农田,为我国的农业事业作出贡献”。彰显了一位西大人“心系三农,顶天立地”的农学情怀。▲袁隆平院士为获奖学子颁发首届“袁隆平奖学金”“心系三农,顶天立地”,西南大学农学专业欢迎您从这里起航,成就梦想,开拓未来。

岁月悠悠

学海茫茫

大成博雅

养育栋梁

金秋九月,共赴这场天生之约

缙云山下,我在西南大学等你

●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蚕学

●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体育教育(师范)专业

●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

扫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z/10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