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人民资讯
“你们在装菌子的时候,内膜袋一定要平铺,这样在运输过程中菌子才不会被损坏。”一大早,陆良县小百户镇上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建乔就来到食用菌种植基地督促工人对食用菌进行规范采摘、分拣、打包。
食用菌种植是年上坝村党总支创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起来的扶贫项目。为开拓食用菌市场,刘建乔多次赴外地考察,每次他都带着产品去当地市场、超市进行推荐,寻找合作机会。经过努力,目前,刘建乔已经和陆良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把食用菌销往香港、越南等国内外市场,实现产值万元。
现在,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上坝村一大特色产业,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强了村庄发展后劲。
高琴仙是上坝村的建档立卡户,现在,她不单是合作社的固定工人,还是合作社的股东,每个月能从合作社领到元至元的务工费,空闲时还能管理自家的农田。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收入比较稳定,我生活不愁,干得高兴。”
上坝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过去村民收入以烤烟、洋芋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年,上坝村有贫困人口53户人,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刘建乔深知要改变贫困状况,产业发展是关键。针对村民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怎么种、担心销售门路等问题,刘建乔不断学习,掌握各类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
结合“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工作方法,刘建乔发动党员干部先行先试,成立合作社,培养技术人员,定期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带动村民发展新产业。
经过培育发展,近年来,上坝村种植烤烟亩、洋芋亩、豌豆亩、蔬菜亩,人均收入由年的元增至年的元。年还是贫困户的李石祥,如今已经成为蔬菜种植大户,他说:“我不知道种什么,但只要跟着刘书记,技术他会指导,销路也不用自己担心。这几年我家种了豌豆、青花、松花、甘蓝多个品种的蔬菜,去年收入13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5万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刘建乔心系群众,带领村组干部谋产业、找销路,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年上坝村整村脱贫出列。
如今的上坝村,村民增收有保障,村庄变美更宜居,连续多年被市、县、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产业扶贫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刘建乔也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面对殊荣,他说:“拿到这个奖牌后,我深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更应该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把上坝产业做强做大,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本文来源:曲靖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