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道地性药材ldquo新浙八味
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旁其、天台乌药、鳑魮、矮樟根、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
功效作用: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英文名:CombinedSpicebushRoot,RootofCombinedSpicebush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无毒
归经:胃经、脾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药性:温
药味:辛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根木质,膨大粗壮。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cm,宽1.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
乌药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午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药理功能乌药主要功能为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01行气止痛①用于中寒气滞、腹部冷痛,可与沉香、生姜、党参等同用,如乌沉汤。
②用于胸膈痞闷、食欲不振,可与沉香、槟榔、党参同用,如四磨汤。
③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可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高良姜、青皮、槟榔、巴豆同用,如天台乌药散。
④用于气滞腹痛、行经腹痛者,可与当归、木香同用,如乌药汤。
02温肾散寒用于虚寒性小便频数,可与益智仁、山药等份研末,黄酒为丸,每日3次,每次9克,淡盐水冲服,如缩泉丸。实际用法01煎茶乌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将乌药煎水内服,对消化系统有着一定影响。它能够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抑制溃疡的形成,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同时,乌药可与川芎搭配,有着开郁活血止痛功效取川芎,乌药各60克,研磨混匀,每次用药木30克,加葱白2根,茶叶6克,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饮用,每日一次。能够治疗神经性头痛,疼痛消失后停止使用。
02煎汤乌药有顺气散寒的功效。所以可以搭配羊肉做成乌药羊肉汤,能够温脾散寒,益气补肾。可取乌药10克,羊肉克的比例,加入高良姜10克,白芍克,加入葱姜盐,黄酒适量,装入纱布袋中,和羊肉一起加水慢炖,直至羊肉烂熟,取出纱布袋,饮汤食肉即可。可以治疗伤感驱寒,也可通络活血,顺气宽肠,对人的脾胃有着保护作用。
乌药的用法还有很多,除了煎服,还可研磨外敷,用根据自身的状况使用服用,适可而止。
文献记载01《本草纲目拾遗》“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
02《本草图经》“乌药,木似茶槚,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丫,面青背白。四、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根)如山芍药,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根似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03《本草别说》“按《本草图经》及世称以天台者为胜,今比之衡州、洪州者,其香味唯天台者为劣,入药功效亦不及,但肉色颇赤而差细小尔。”
04《纲目》“乌药,吴、楚山中极多,人以为薪。根、叶皆有香气,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药尔,嫩者肉白,老者肉褐色。其子如冬青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其仁亦香而苦。”
神话传说01相传在汉朝浙江某县,有姓刘、姓阮两位青年,为医治村上流行的心痛病,远离家门上天台山采药,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而药仍未采到。后来,他们打听到这种药产在桃源洞一带,就向该洞奔去,但没走多远便饿昏在地,良久,两人被突然飞来的一片红云催醒,转眼之间红云又变成许多丰硕的桃子,两人正饿得发慌,随即摘来桃子就吃,吃后浑身是劲,又继续上路。走过一道山岭,只见前面水潭边有两个少女,一着红衣一穿绿袄,朝着他俩微笑,还叫着他俩的名字,两人非常惊奇,忙问:“彼此素不相识,姑娘怎知我俩名字莫非是仙女”两位姑娘点点头。穿着绿袄的姑娘说:“我叫碧桃,她名红桃,家住桃源洞,今日特来请你们前去作客。”
02刘、阮两青年男子随两仙女进入桃源洞后,才知这姐妹俩是天上司药的仙女,奉命在此看守仙药—乌药。他们彼此一见钟情,相亲相爱,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一天,刘对阮说:“我俩入山已久,药还未采到,如何是好”两人正在发愁,只见两仙女捧着仙药走来,说:“两位专来采药,历尽艰辛,现特以此乌药相赠,可治心口痛。”第二天一早,两仙女送他俩上路,难分难舍,依依惜别。
03刘、阮两人回到家乡,村里已景物全非,全村父老均不相识。后找到一位百岁老人,他说在儿时听祖辈说过村里有两位祖公人天台山采药,后来音讯全无。刘、阮两人听后,大吃一惊,想不到入山才半年,人间已七世。他们两人将乌药种到园中,一夜之间已是满园翠绿,稍后将乌药分赠众乡亲治病,疗效非凡。三个月后,刘、阮又返天台,桃源洞已是岸壁生苔、雾锁洞口,仙女不见了,而洞边却多了两座山峰,形似仙女,这就是现在的“双女峰”。由此,天台乌药美名大振,享誉海内外。
END排版
汪飒
资料来源
网络
审核
王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