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交易小幅下滑,蔬菜价格稳中有涨
概要:本期(11.13-11.19)我省蔬菜采收面积和产量均增加,采收面积环比增加14.6%,产量环比增加29.3%。市场蔬菜总交易量小幅下滑,环比下降1.6%。价格方面,田头加权均价4.6元/公斤,环比上涨3.1%;批发加权均价5.6元/公斤,环比持平;零售均价9.6元/公斤,环比上涨1.5%。预计下期(11.20-11.26)省内蔬菜供给充足,价格保持较平稳趋势。
一、蔬菜采收面积、产量增加
冬种蔬菜逐渐上市,我省蔬菜采收面积增加。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监测的25种大宗蔬菜采收面积环比增长14.6%。分种类而言,采收面积占比较大的是白菜类、瓜类、茄果类和绿叶蔬菜类,占比分别是38.1%、15.3%、15.0%和13.9%;其中甘蓝类和绿叶蔬菜采收面积明显增加,环比增幅超10%。
各类蔬菜采收面积占比图
采收面积增加,产量对应增加,监测的25种大宗蔬菜产量环比增长29.3%。分种类而言,白菜类蔬菜产出排第一,产量占比32.2%;其次,瓜类产量占比23.1%;甘蓝类占比13.8%。产量排名前三的是菜心、芥蓝和南瓜,占比分别是21.5%、11.0%和10.2%。
各类蔬菜产量占比图
二、市场交易小幅下滑
因全国普遍降温和疫情中高风险区域的扩增影响蔬菜产出及运输,省内外蔬菜入场量均减少,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我省大型批发市场蔬菜入场量环比下降1.5%,总成交量环比下降1.6%。根菜类和绿叶蔬菜上市量增加,其中省内根菜类蔬菜入场量环比增加8.1%,绿叶蔬菜入场量环比增加2.5%。交易量排名前三的是白菜类、瓜类和茄果类,占比分别是22.3%、20.3%和15.7%。
省内主要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占比图
25种大宗蔬菜中,市场蔬菜交易量排名前五的是大白菜、胡萝卜、菜心、白萝卜和大番茄,交易量占比分别是11.6%、7.9%、6.7%、6.6%和5.0%,其中菜心和大番茄交易量减少,环比分别下降14.6%和4.7%;大白菜、胡萝卜和白萝卜交易量增加,环比分别增加2.3%、8.9%和2.1%。
各品种蔬菜交易量环比及占比表
三、蔬菜价格整体平稳,小幅上涨
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本期监测的25个蔬菜品种田头价上涨,呈现“13涨6平6跌”态势,田头均价涨至4.6元/公斤,环比上涨3.1%。芥菜和南瓜价格上涨明显,分别涨至5.1元/公斤和4.2元/公斤,环比涨幅均超20%。
25个蔬菜品种批发价与上期持平,呈现“16涨1平8跌”态势,批发均价5.6元/公斤。白萝卜、黄瓜、辣椒和芥菜批发价下跌较明显,分别跌至2.0元/公斤、5.6元/公斤、7.2元/公斤和3.4元/公斤,环比跌幅均超5%。
大宗蔬菜零售价上涨,据“地市菜篮子”数据,零售均价涨至9.6元/公斤,环比上涨1.5%。丝瓜、花椰菜和大白菜价格上涨明显,分别涨至10.6元/公斤、13.1元/公斤和6.8元/公斤,环比涨幅均超5%。
蔬菜价格走势图
四、下期研判
受强冷空气影响,下期(11.20-11.26)全省大部大风、降温、降雨天气来袭,气温将逐渐走低,多地最低气温将跌至15℃以下,蔬菜生长稍有减缓。省外主产区受寒潮天气及疫情发展原因影响,预计供应我省蔬菜数量减少,但本地冬种蔬菜已开始上市,供应较充足,预计蔬菜零售价格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平稳趋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