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制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黑腐病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初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初期症状

???

??幼苗子叶呈水渍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有时会出现黑色霉层。成株期多为害叶片,呈“V”字形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形成穿孔状。病菌经过维管束向叶脉叶柄发展,直至茎部使甘蓝植株萎蔫,使茎球腐烂,呈黑心状或干腐状,没有臭味。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期症状

?

?????

???一、气候因素:黑腐病的发病条件与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关。在16~28摄氏度范围内连续降雨20mm以上,15~20天后甘蓝蔬菜开始发病或病情指数明显增加。低光照能打破甘蓝类蔬菜对黑腐病的抵抗性。

???二、栽培因素:黑腐病的寄主范围很广,危害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凡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的甘蓝发病重。土壤排水功能差,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轮作次数和年数少易于病原重茬感染。氮肥施用量大,有机肥及钾肥和微量元素锌、锰、钼等施用少,土壤却微量元素较重,植株抗病力减弱,且土壤微生物环境不平衡,有利于病原存活及繁殖。

????三、虫害危害与发病:虫害与甘蓝类蔬菜黑腐病的发生有关。虫害重的发病重,虫子传播病株率可达85%。有研究表明,从虫体获得的病原接种与甘蓝上能正常发病,并表现典型的黑腐病症状。

????四、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可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从幼苗子叶或真叶的叶缘水孔侵入,形成初侵染。还可通过伤口侵入,并迅速进入维管束引起叶片基部发病。采种株上病原由果荚柄维管束进入果荚,使种子带菌。

????五、传播特点:病原通过种子和菜苗、农具及暴风雨传播。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中后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后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后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后期症状

图为甘蓝黑腐病叶部后期症状

?????

??一、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使用30—40克/亩喷雾

??二、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使用—倍液喷雾

??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使用10—15克/亩喷雾

??四、33.5%喹啉铜悬浮剂

????使用30—35克/亩喷雾

??五、25%中生·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使用—克/亩喷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gx/9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