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媒体看邢台之五十

 

高端媒体看邢台

年3月29日—4月4日,我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生态农业、乡村振兴、清明节等内容,共在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刊播稿件余篇。

重点稿件如下月29日

新华社3月29日播发组图《“筑巢引凤”吸引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报道我市南和区实施“筑巢引凤”就业工程,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对接用工企业搭建就业平台,采取短期用工、季节用工、临时用工等多种灵活方式,将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不断吸纳农村劳务人员留乡回乡就业。

月29日

新华社3月29日播发组图《河北隆尧:发展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报道我市隆尧县千户营乡杜家庄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亩生菜迎来丰收。当地菜农收完生菜后,开始茄子秧苗栽种工作,种植大棚内一派繁忙景象。

03

3月30日

新华社3月30日播发组图《河北邢台:甘蓝花开忙授粉》,报道在我市经济开发区留西村,农民们抢抓农时,为甘蓝进行人工授粉,培育的60多种甘蓝种子销往北京、天津、广东等地,还出口至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

月31日

新华社3月31日播发组图《河北沙河:河道综合治理带来群鸟翔集》,报道沙河市中高村附近的大沙河各种飞鸟在水面上飞翔、觅食,给春日增添了勃勃生机。沙河市近年来持续推进大沙河综合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大沙河逐渐成为天鹅、红嘴鸥、白鹭、野鸭子等各种鸟类的栖息地。

月31日

新华社3月31日播发组图《“田间课堂”绘春光》,报道我市内丘县柳林镇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在百果园里指导学生写生。当日,内丘县柳林镇中心小学开展“田间课堂”户外写生,组织美术社团的学生走进百果园,用画笔描绘美丽春色。

06

3月31日

新华社3月31日播发组图《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报道我市新河县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化发展甜瓜、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月31日

新华社3月31日播发短视频《河北威县:万亩梨园花盛开》,报道我市威县十万亩梨花盛开,雪白的梨花争相绽放,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观赏“梨园飞雪”盛景。

月1日

新华社4月1日播发短视频《河北邢台:传承红色基因树文明祭祀新风》,报道清明时节,我市任泽区第三中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树文明祭祀新风”主题活动,通过网络祭祀、叠千纸鹤、瞻仰革命先烈等方式,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贯穿始终,使同学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又能获得思想教育,为培育新时代的社会新风尚注添“红色”力量,让清明节更“清明”、更“文明”。

月1日

新华社4月1日播发短视频《河北沙河:听老党员讲党史》,报道沙河市开展“学百年党史迎建党百年”主题活动,邀请多名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为基层党员干部讲述党史故事和革命先烈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月1日

新华社4月4日播发短视频《河北邢台:梅花林里习练非遗》,报道我市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十里铺村梅花遍野,当地村民在梅花林里习练非遗“藤牌阵”,成为田野中一道别样风景。“藤牌阵”也叫“打藤牌”,是一种古代阵法,攻防兼备,变化莫测,自明末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月4日

新华社4月4日播发短视频《河北邢台:梅花林里习练非遗》,报道我市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十里铺村梅花遍野,当地村民在梅花林里习练非遗“藤牌阵”,成为田野中一道别样风景。“藤牌阵”也叫“打藤牌”,是一种古代阵法,攻防兼备,变化莫测,自明末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月29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9日刊发《邢台:冰雪运动社团点燃运动激情》,报道近两年沙河市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将冰球、滑冰等冰雪运动项目引入校园,并成立冰雪运动社团,由专业教练定期指导,让学生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丰富校园文体生活。

月29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9日刊发《广宗:安全教育进校园“实战演练”印象深》,报道我市广宗县为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近日,广宗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的消防安全课在广宗第二中学开课。

月30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30日刊发《河北邢台:街角游园提升市民幸福感》,报道伴随天气回暖,我市广大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小区外的小游园赏景娱乐。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利用路边街角“挤”出的空闲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小游园,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为市民增添休闲娱乐好去处,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月31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31日刊发《河北南宫:万亩桃花竞芳菲》,报道春意融融万物苏,又到桃花盛开时。南宫市西丁办事处西郊庄园的桃树迎来盛花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尽享美好春光。

月31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31日刊发《河北邢台:文明祭祀树新风》,报道清明将至,我市任泽区第三中学3月31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树文明祭祀新风“主题活动,通过网络祭祀、叠千纸鹤、瞻仰革命先烈等方式,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贯穿始终,为培育新时代社会新风尚注添“红色”力量,让清明节更“清明”、更“文明”。

月2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日刊发《河北清河: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报道4月1日,我市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关工委、湘江小学等,开展主题为“学党史感党恩、缅怀革命先烈、倡导文明祭祀”的祭扫烈士陵园志愿活动,向革命英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

月26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6日刊发《河北隆尧:梨园梨花开乡村振兴美》,报道我市隆尧县北楼乡周张村的0多亩梨花竞相绽放,引来众多游客,赏花踏青、拍照留影。近年来,隆尧县围绕农业、文化、旅游,积极推动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月2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日刊发《河北宁晋:踏青赏花春意浓》,报道我市宁晋县10万亩梨花陆续开放,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踏春赏花。宁晋县积极发展优质梨树种植,形成了产、贮、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梨果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国外,梨产业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月3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3日刊发《河北柏乡:交通安全进校园》,报道近日在我市柏乡县槐阳小学,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向学校师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活动中,交警通过播放酒驾违法案例和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使同学们直观感受了酒驾、醉驾交通违法的危害,带领同学们学习认识了基本的交通标志,手把手教同学们学习了交通指挥手势。

月2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4月2日播出《河北宁晋:10万亩梨花花开正好》,报道我市宁晋县万亩梨花迎春开放,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踏春赏花。

月3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4月3日刊发《河北广宗:清明将至缅怀先烈》,报道我市广宗县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致敬百年征程”主题清明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寄托哀思,追忆历史,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继承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月31日

河北日报3月31日6版刊发《非遗潭腿享盛誉》,深度报道发源地在我市临西县的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潭腿。为了让武术文化遗产“活”起来,获得更鲜活的生命力、更蓬勃的生长力,临西县成立了潭腿研究会,专门从事潭腿的历史渊源研究考查及传承探索。

月3日

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4月3日播出《走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综合报道我市新河县董振堂烈士的感人事迹。

月4日

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4月4日播出《邢台前南峪:传承“抗大”精神奔向乡村振兴》,深度报道我市信都区前南峪村传承“抗大”精神,艰苦奋斗,治理荒山,植树造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里的林木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来源: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

邢台宣传,汇聚正能量

投稿邮箱:xcbyjs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s/11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