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三十六丨可转化优质科技成果推

  北京湿疹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聚焦县域重点产业科技建设美丽乡村

1.宁南山区土地退化及生产力恢复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本技术针对宁南山区坡耕地由于不合理耕作及管理措施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及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在基于近10年该区农业生产状况和气候特征充分分析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田间试验研究和在原州区官亭镇的区域示范应用,提出以垄沟覆膜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牛粪生物发酵处理还田为核心的生物有机培肥技术、以玉米//红豆草间作为核心的草田带状间作技术。该技术模式集土壤耕作与水土流失防控、土壤培肥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构建与一体,应用后有效提高农田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减少水分径流损失和土壤养分流失,为山区种植结构优化、种养融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巨大的生产示范和推广潜力。

应用效果:应用该技术可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2%,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17.8%,产量平均增加23%,亩均收益增加86元。

适用范围:宁南山区新垦梯田、旱作农田生产力提升与恢复。

2.宁夏盐碱地供港蔬菜保苗抑盐栽培技术

针对银北灌区地下水位高、淡水资源紧缺以及连年频繁种植供港蔬菜导致土壤板结、盐分得不到充分淋洗、地表返盐现象严重致使供港蔬菜出苗率低及生长不良等问题,以宁夏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优选、供港蔬菜节水抑盐高效栽培技术为基础,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节约灌溉用水、提高供港蔬菜出苗保苗率为出发点,以抑制土壤返盐和供港蔬菜产量提高为最终目标,研究提出了“土壤改良剂+高垄+苗前覆粉碎秸秆+喷灌广东菜心”的栽培技术模式。技术要点如下:①土壤改良剂采用石膏+糠醛渣+农家肥,石膏施用量根据土壤碱化度确定,地表撒施后深松30cm并旋耕。②当种植区耕层全盐含量3g/kg时可种植供港蔬菜,采用起高垄(垄高50cm),垄宽80cm,垄上条播供港蔬菜种子,然后覆盖粉碎秸秆(厚度5cm)、地下水喷灌。③喷水量约60m3/(hm2.d),基施有机肥kg/hm2,喷施水溶复混肥kg/hm2,大量元素水溶肥kg/hm2。

与当前农户种植模式相比,“土壤改良剂+高垄+苗前覆粉碎秸秆+喷灌广东菜心”的栽培技术模式使同期地下水位下降0.28~0.86m,节水42%以上,耕层土壤全盐降低22.3~38.18%,出苗保苗率增加20%以上,年产量增加了8~15.0%。

适用范围: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北部轻中度盐碱地供港蔬菜生产。

3.宁南山区无公害甜荞标准化生产技术

技术简介:针对银北灌区淡水资源紧缺与地下水位高并存、土壤盐碱并重、土地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以宁夏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优选、盐碱地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灌溉施肥技术为基础,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玉米水肥利用效率为出发点,以土壤降碱控盐和玉米产量提高为最终目标,研究提出了“土壤改良剂+有机无机培肥+半膜平播或垄膜沟播玉米+黄河水、农田退水各灌水1次”和“土壤改良剂+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玉米”的盐碱地玉米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技术要点如下:①碱化土壤改良剂采用石膏+糠醛渣+粉碎秸秆或农家肥,石膏施用量根据土壤碱化度确定,地表撒施后深松30cm并旋耕,之后灌水洗盐。②当种植区耕层全盐含量3g/kg(耐盐玉米品种全盐含量4.0g/kg)时可栽培玉米,当土壤全盐含量2g/kg时建议采用半膜平播技术种植玉米,当土壤全盐含量2g/kg时采用垄膜沟播技术种植玉米。③垄膜沟播技术栽培玉米苗期不灌水,拔节期和抽雄期各灌水1次,抽雄期可灌矿化度小于2g/L的农田退水;覆膜滴灌技术栽培玉米苗期灌水1次,其他生育期水肥管理参照宁夏地方标准DB64∕T-。

应用效果:与当前主推模式相比,盐碱地玉米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下,耕层土壤全盐含量下降了10%~20%,pH值下降了0.4~0.7个pH值单位,玉米生育期节水30%~60%,节约氮肥20%~40%,玉米籽粒产量提高了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宁夏引黄灌区北部轻中度盐化土壤玉米节灌控盐栽培生产。

4.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灌溉制度及水肥一体化技术

技术简介:根据宁夏扬黄灌区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等因素和玉米的需水特性,在滴灌灌溉方式下,制定的灌水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灌溉制度是规划、设计灌溉工程和进行灌区运行管理的基本资料,是编制和执行灌区用水计划的重要依据。宁夏扬黄灌区不同地区气候、土壤、农业技术不同,玉米的滴灌灌溉制度不同。本技术主要针对宁夏扬黄灌区灰钙土区的土壤条件和降水条件开展的研究,适用于固原市、中卫市、吴忠市同心县等地的玉米种植。

应用效果:对宁夏黄土高原扬黄灌区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状况进行调研,在对22个县区玉米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成本、生产全成本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结合试验区实际运行情况,对玉米高效节水灌溉与大田灌溉成本、农业生产全成本调查、统计、整理、分析。玉米滴灌生产全成本元/hm2(已包括宁夏对玉米滴灌带补贴元/hm2),较大田畦灌玉米生产全成本元/hm2,高出元/hm2。大田地面灌溉产量多在kg/hm2、玉米滴灌产量多在00kg/hm2以上,按照玉米市场销售价格1.4元/kg,玉米滴灌净效益元/hm2,较玉米大田畦灌效益元/hm2增加经济效益元/hm2,同时节水m3/hm2、节水30%以上。

适用范围:宁夏扬黄灌区、土壤为灰钙土或为砂质壤土的区域。

5.水稻、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工艺技术

技术简介:针对宁夏灌区优质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化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和高效低成本缓/控释肥缺乏的现状,开展了专用肥缓/控释材料优选、包膜尿素工艺技术参数设定和肥料制备工艺流程优化研究。研究提出了水稻、玉米专用缓释肥造粒工艺流程1套,优化了聚氨酯包膜尿素制备工艺技术1项,制定了基于包膜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工艺技术流程1套;企业化制备了聚氨酯包膜尿素成品3个,中试生产专用缓释肥和控释掺混肥各2个。筛选出石灰氮(或双氰胺)、硫代磷酰三胺、腐殖酸、硅藻土(或粘土)的化肥缓释组合材料,制定了营养元素+抑制剂+促进剂+粘合剂的缓释组合方案。优选出异氰酸酯、多元醇混合物、石灰氮、石蜡、氧化钙、硬脂酸钙等涂膜制剂组合材料,确定了包膜尿素的涂膜材料添加比例、顺序及其反应成膜温度、时间、包膜率和包膜次数等关键参数。通过电镜扫描分析了缓/控释肥成品的表观和微观结构,模拟绘制了缓/控释肥的氮素释放特征曲线,研制的肥料产品均符合GB/T-要求,其氮素释放周期达天以上,氮素释放规律与作物关键生育期相吻合。

应用效果:研制的缓/控释肥在水稻、玉米上一次性施用,较商品缓/控释肥分别增产4.3%、5.4%,且每吨生产成本降低-元。水稻和玉米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10.7%和16.1%,亩均节本增收和元。同时,化肥减量2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2.1%以上。

适用范围:适用于宁夏灌区水稻和引扬黄灌区玉米种植。

6.引黄灌区优势粮食绿色丰产增效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针对我区粮食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以节水农艺农机及减肥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研发形成了以北斗导航+耕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水肥一体化为主的小麦节水减肥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以精细整地冬灌+北斗导航+耕播一体化精量穴播(匀播)+适时镇压提墒+控灌头水+杂草及稻温病绿色防控为主的水稻保墒旱直播艺机一体化节水增效技术模式,以籽粒直收玉米品种+群体结构优化+水肥一体化+茎基腐病、穗腐病绿色防控为主的籽粒直收玉米节水减肥增效技术模式和以甘蓝(西兰花、娃娃菜)优质高产品种+机械起垄施肥+机械移栽(精量穴播)铺带+水肥一体化为主的麦后复种蔬菜节水降本增效技术模式。实现了节水、减氮、增产及降本增效的绿色生产目标。

应用效果:小麦节水23%-31%、减氮18%-26%、增产7%-16%、节本增收-元/亩;水稻增产3.2%-8.5%、节水13%-18%、亩节本增收元-元;玉米节水29%-36%、减氮18%-22%、增产3%-7%、亩节本增收元-元;麦后复种节水29%-37%、减氮20%-27%、亩节本增收元-元。

适用范围:宁南山区引黄灌区。

7

7.引黄灌区苹果优质丰产配套技术研究

该项目针对我区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成龄果园光能利用率低、水肥效率低下、病虫防控以农药为主等问题,系统开展了引黄灌区苹果优质丰产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了郁闭果园的评判标准与优质高效群体、个体结构的优化参数,制定了郁闭果园“五子登科”的改形技术,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引进优化的交替控灌技术较传统大水漫灌节水60-70%,并能显著减轻苹果黄叶病的发生,集成示范的行间生草、行内覆黑膜、交替控灌的土肥水高效耦合技术模式,提高了肥水的利用效率;提出的以间作吸引天敌的植物、“灯板螨带”配套为主的生物及生态控制技术提高了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科学性。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制订地方标准7个,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5篇,培训场次(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项目在中卫等主产区建立核心示范区2亩,推广10余万亩。郁密园改造后树冠下透光率达到25%以上,优果率提高15%以上,亩产提高0.3吨,亩均增收元以上,果园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20%,新增产值达1.22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8.滩羊分子标记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

项目针对滩羊常规育种缓慢,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了生长性状、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等的已知重要功能基因进行筛选,建立了滩羊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平台,并应用于滩羊本品种选育,提高本品种选育的准确性,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项目组通过攻关研究首次建立了利用PCR-mtDNA技术鉴别检测宁夏滩羊源性成分的方法体系,实现从分子水平进行滩羊纯度鉴定;筛选出控制滩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发现MSTN基因rs位点存在2种基因型(YY、XY),XY型个体具有生长优势,利用RT-PCR的技术,发现MSTN基因在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均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背肌>胸肌>腿肌,同一种组织6月龄前不同的生长阶段呈现波浪式表达;滩羊群体进行生长激素基因(GH)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的多态性检测,确定了双杂合基因型AB*CD具有明显生长优势;滩羊OB基因外显子多态性检测发现AB型为优势基因型,对滩羊三月龄、六月龄体重的影响显著(P<0.05);首次建立TaqMan探针进行滩羊FecB基因SNP分型检测,未在滩羊群体中发现多胎基因(FecB基因),FecB突变存在于滩羊和湖羊的杂交后代中;确定了H-FABP基因为控制滩羊肉肌内脂肪的主效基因,ADD1基因为控制滩羊肌间脂肪的主效基因,CAST基因为控制滩羊肉质嫩度的主效基因;构建了滩羊3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羊毛性状QTL探测,滩羊第3号染色体遗传连锁框架图总长度为.7cM,标记平均间距为38.9cM,其中标记ILSTS与CSRD间距最大为65.6cM,而BM和MCMA13间距最小为4.9cM;组建存栏只滩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核心群,为进一步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开展滩羊肉裘兼用品系选育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s/12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