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甘蓝价值 >> 甘蓝病害专题篇

甘蓝病害专题篇

 

1黑腐病

黑腐病是甘蓝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细菌性病害。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危害叶、叶球或叶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细菌被害,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成株受害,多从叶缘及虫伤处首先出现黄褐色“V”字形病斑,病部叶脉坏死变黑,以后沿叶脉、叶柄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严重时被害叶叶柄及茎部干腐,造成外叶枯死,结球不紧。

防治处方:75%农用链霉素~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3%中生菌素~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倍液。

严重时,噻唑锌悬浮剂~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倍液。

2.霜霉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5-10毫米或更大,黄色或淡黄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层。有时病斑正面亦生有白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连片,致使叶叶干枯。

防治处方:64%杀毒矾倍液,或40%乙磷铝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倍液,或80%大生借液,或72%克露倍液,或30%绿叶丹倍液。

3.病毒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苗期染病,叶片产生近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以后整个叶片颜色变淡或变为浓淡相间绿色斑驳。成株染病除嫩叶出现浓淡不均斑驳外,老叶背面有黑色坏死斑点,病株结球晚且松散。有时叶片皱缩,质硬而脆,新叶明脉。

防治处方:病毒病一般是由蚜虫传播,所以一定要从源头上清除防治。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7%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倍液。

已经染病可用2%宁南霉素~倍液,0.5%氨基寡糖素倍液

4.软腐病

软腐病是甘蓝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40%~60%。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防治处方: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

5.黑斑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类黑斑病叶片主要是下至中部的叶受害,新叶则较抗病。染病叶片开始出现湿润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灰褐色至黑褐色近圆形的病斑,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黄色晕环。病斑大小随不同菜种而异,甘蓝的5~30毫米。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正反面均可见到灰黑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茎、花梗或种荚染病出现不定形或近椭圆形黑褐色的病斑,潮湿时亦长出黑色霉层。

防治处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1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0%乙蒜素乳油(群科)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克/亩,40%氟硅唑乳油10~15克/亩,60%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仙丰)50~80克/亩,12.5%腈菌唑乳油30~40克/亩。

6.菌核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发生在中后期,常从叶片茎基部或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常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凝结形成黑色菌核。

防治处方: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倍液。

7.炭疽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炭疽病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间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略凹陷斑,常具有黄晕圈,天气干燥时病斑常开裂穿孔。叶柄发病常产生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凹陷斑。

防治处方: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3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30%苯噻硫氰乳油—1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倍液;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液;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8.细菌性黑斑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不规则形或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处方:75%农用链霉素~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3%中生菌素~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倍液。

9.褐斑病

田间实拍:表现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后呈黄白色,高湿条件下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有些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边缘为一突起的褐色环带,整个病斑好像隆起突出叶表。

防治处方: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倍液;40%氟硅唑乳油—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较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3倍液;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10.甘蓝缘枯病

田间实拍:

表现症状:甘蓝缘枯病主要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以包心期发病较重。腐烂部位由暗褐色水渍状变为黑褐色,表面干燥呈薄皮状。腐烂部位无霉层。叶球的腐烂主要限于表面叶片,腐烂扩散覆盖叶球以后,内部开始软腐,但无软腐病的恶臭。   

防治方法:5%农用链霉素~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3%中生菌素~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倍液。

以上图片均为小编同志实地拍摄,内容包括防治处方都是查阅各种资料后,经过数位专家检验及修正,且经试验成功后发布的。

如果觉得有帮助,点个赞吧!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
白癜风治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z/1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