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14大蔬菜品类行情预测及
年1-5月份卓创资讯监测的16种蔬菜品类价格行情中,目前价格较年初环比上涨的有5种,持平的1种,环比下跌的有10种,其中涨幅最明显的是白玉山药,高达81.25%,跌幅最明显的是结球绿甘蓝,高达85.71%。年1-5月份蔬菜行情整体显弱势,但较年同期蔬菜行情相比较,蔬菜同比涨跌的品类数量基本持平,同比6种品类下跌,7种品类上涨,2种品类持平。其中涨幅最明显的品种是生姜(带泥面姜),同比涨幅高达.57%,跌幅最明显的是大葱,同比下跌78.57%。
卓创研报显示,在年1-5月多数蔬菜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生产环节,由于年10月-年4月高价蔬菜的影响,年蔬菜种植环节相对积极,整体供应量偏大。存储环节,受到在年存储蔬菜、年上半年销售的高利润影响,以及存储环节从业者对年12月-年2月寒潮的预期偏高,存储积极性偏强,库存量较大,产生存储类蔬菜供应过剩的局面。同时年3-4月大棚蔬菜产新期与存储类蔬菜清库存时期重叠,导致蔬菜行情续演低迷的现象。
卓创资讯通过对前五个月的16个蔬菜品种种植和市场情况调研,并对年下半年产区14大蔬菜品类行情进行了预测及风险预估。
蔬菜行情大幅度变化时有发生,价格过高影响终端市场消费者菜篮子的保障问题,价格过低影响种植环节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卓创资讯蔬菜研究员通过对蔬菜行情的研究发现,蔬菜行情的大幅度波动,主要根源是在生产环节的种植不稳定因素导致,由于社会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时期的差异化,部分生产环节的菜农获取市场信息渠道相对闭塞、以及对信息处理不当,经常出现“行情好了一窝蜂的种,行情不好,大家都不种”的羊群效应现象。为稳定蔬菜生产环节的供应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蔬菜目标价格保险机制推广实施,目前该制度在产区推广力度并不强,农户参保意识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广机制,或者由蔬菜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参保及蔬菜大型企业参保。
2.在蔬菜主产区鼓励投资建设深加工企业,近期甘蓝、大葱、蒜薹等产品在部分产地出现滞销的现象,由于供应量过大,市场产生“倒沟里”的情况,建议在蔬菜主产区建设蔬菜加工厂,解决蔬菜滞销的问题;并利用产业链的延伸,增加脱水蔬菜、蔬菜脆片的市场供应量,以保障农户的利益;同时建议蔬菜产地打造地域品牌优势,像“章丘大葱”这种地域品牌的出现,扩大知名度,吸引客源,提高价格抗风险能力;引导种植环节从业者差异化发展,鼓励地方朝着特色农业、特色蔬菜、差异化蔬菜等方向发展。
3.大灾防控保险体系,目前价格保险机制实施覆盖面不足,多数农户依旧“靠天吃饭”,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下一年的种植积极性将会减弱,价格会出现剧烈波动。建议在蔬菜主产区配套使用目标价格保险及大灾防控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对于涉农险种要加快处理步伐,保障农户对农业保险实施的向心力。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