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之星宋琴倾心教育此生不渝
↑点击图片更精彩哦↑
宋琴
宋琴曾经是个相当成功的“北漂青年”。甚至一度可以留任她的母校北京舞蹈学院的考级中心。然而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改变了她的选择,她决定回到故乡长治。在长治,她成为一个为梦想打拼的“创业青年”。历尽艰辛,她创办了新星舞蹈学校,并用12年时间,把新星打造成一个拥有1个艺术中心、5个分校区、2个品牌服务校区,兼具艺术教育、科学探究、体育锻炼、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集团。12年岁月匆匆,宋琴早已梦想成真。无数怀揣舞蹈梦的孩子在新星穿上洁白的舞蹈服,像一只只可爱的白天鹅一样翩翩起舞。无数的孩子从这里走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开启美丽的人生。这一切令宋琴欣慰和自豪。因为她早已把教育当作终生的事业,成就孩子们的梦想就是她最大的梦想!↑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人生有许多偶然。比如对于宋琴而言,多年前在北京舞蹈学院读书期间,一个偶然的瞬间就改变了她的人生。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周末,一位送女儿来学习舞蹈的家长,在暖融融的走廊里,帮孩子脱下厚厚的羽绒服,露出里面的舞蹈服。寻常的一个场景,却让宋琴看呆了。那个可爱的女孩儿穿着洁白的舞蹈服,头发盘起,金色的阳光打在她稚嫩天真的小脸上,就像一只美丽又骄傲的白天鹅。这个瞬间,突然拨动了宋琴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她觉得这个穿着舞蹈服的小女孩好美啊!也正是这个瞬间,让她做出足以改变她一生的决定:回到家乡,创办一所像样的舞蹈学校,让家乡的孩子们也能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在寒冷的冬天,在学校的走廊,脱下笨重的羽绒服,直接穿着洁白的舞蹈服翩翩起舞!她的梦想由此启航。1
第一个关键词:梦想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决定了宋琴一生的梦想
宋琴从小爱美。
小时候,有一次爸爸给她买了一双淡紫色的小皮靴,是那种马卡龙色系的淡淡紫色,她喜欢极了,穿着新靴子走在放学的路上,感觉像是被笼罩在一种“美”的光环中,也在心里播种下一颗叫作“美”的种子。她还特别喜欢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小制作小手工比赛,缝缝剪剪画画贴贴,乐在其中。
她清楚地记得,在梅辉坡小学读书时,一墙之隔的艺术学校经常传来悠扬的琴声,那曼妙婉转的旋律萦绕耳边,仿佛一只有魔力的手,总是那么轻易地拨动着她的心弦。她幼小的心常常会随着那动听的旋律翩然而舞。
后来她才明白,这其实就是对于艺术的热爱。这份热爱很早就流淌在她的血液里。
▲宋琴担任“二青会”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初中毕业后,宋琴在长治一中就读。高中课业紧张,沉浸在题海中的她却常常生出学习舞蹈的冲动,她没法压抑这份热爱,只能听任这感受日渐强烈。一年后,宋琴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报考艺术学校。这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同意的事情,宋琴的父母起初也不例外。
但幸运的是宋琴出生在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父母的爱与宽容给了她很大的成长空间和选择自由。即使如此,她的决定也让父母纠结矛盾了很久。
昏黄的台灯下,宋琴与父亲彻夜长谈,满满一烟灰缸的烟头是父亲内心纠结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千般爱护。最终,父母尊重宋琴的决定,同意她追逐自己的舞蹈梦想。
年,宋琴开始进行专业的舞蹈学习。年,她如愿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教育与表演专业。期间,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和拼搏吃苦精神,她考取了中国舞蹈考级的教师资格证书,成为长治第一个获得此资质的舞蹈教师。
▲爱家读书会“会爱家过新年”活动现场。大学期间,宋琴利用课余时间在一所学校当兼职老师。当她第一次踏入孩子们的舞蹈教室后,瞬间被孩子们热爱跳舞的眼神所触动,那个时候,她就爱上了舞蹈老师这个职业,每每踏入教室,她的想法就愈加坚定。
直到有一次,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个场景,宋琴看到走廊里那个穿舞蹈服来跳舞的女孩,那一瞬间突然触动了她心底的某些想法,她决定回家乡长治,办一所“像样”的艺术培训学校,让老家的孩子也能够像这里的孩子们一样,在寒冷的冬天不必担心教室温度低,仍然可以穿着单薄的体操服自信、快乐地舞蹈。
2
第二个关键词:创业她回到故乡长治,满怀激情,办一所像样的舞蹈学校
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宋琴坚守当初的决定,放弃了留任母校考级中心教师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长治。
宋琴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她倾尽全力投入到创办舞蹈学校的工作中。为了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做学校,她差不多跑遍了长治。最后,在市区府后西街一个工厂,看到多平方米的旧仓库,她突然眼前一亮,说:“就它了!”她租下这个仓库,亲自画图,父亲帮忙联系施工队,将仓库改造成四个大排练厅,并招聘了3名专业教师,这就是新星最初的模样。期间,从筹资、选址、装修,到办理手续、招聘教师、招生……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凡事亲历亲为,样样都力求做到最好。后来她看到电影《中国合伙人》,突然热泪盈眶,剧中的许多场景与她当年创办新星的经历几乎完全重叠,即使许多年以后依然念念不忘。
年7月,在宋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经教育部门审核,她梦寐以求的新星舞蹈艺术学校终于诞生了!看着崭新的校牌挂了起来,所有的奔波辛苦,那一刻都变得云淡风轻,她含着泪花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万事开头难。学校创办之初,宋琴一无所有。简陋的办学场地,不多的几个学生,师资力量不足,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教学经验需要积累……这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女孩子,遇到了创业之初几乎所有能够遇到的困难。
但外表柔弱的宋琴是个不轻易服输,不会轻言放弃的人,她执着于内心的目标,以满怀热情投入到这份梦想的事业中去。创办初始,四个班一共只招了9个孩子,其中最少的一个班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宋琴依旧按照孩子们的年龄段严格分班,她的观点是: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要分班上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完全不同。她手把手教孩子们练舞,轻声细语、曼妙舞姿,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喜爱的老师。
她坚信,只要抓好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新星。事实确实如此,第二年,新星的学生,就从个位数增至余名。一传十,十传百,凭借良好的口碑,新星迅速成为我市校外培训机构中的佼佼者,越来越多热爱舞蹈的孩子闻讯而来,在这里穿上漂亮的舞蹈服,在优美的音乐中打开艺术的大门。
▲宋琴(左二)参加“年中国艺术教育博览会”。年,新星因城市改造拆迁而中断教学三个月,但多名学生无一流失。连续三个月,宋琴和她的团队每天守在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等候新校区的建立。有一天,一个小学员的妈妈拿着两万元钱找到她说:“宋老师,钱不多,但多少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希望学校能早点建好!”一股热流涌上宋琴的喉咙,眼泪夺眶而出。她说:“家长们这么信任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这个学校办好!”
为了办好学校,宋琴倾尽了全部心血。她深知,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因此,在抓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同时,她更加注重教师的培养。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新星拥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优秀教师团队。她说:“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新星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对目标执着地追求,对课程服务精益求精,是每一个新星人努力的方向。新星不羡慕其他机构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急剧扩大,我们要做的是脚踏实地超越自己。我们经常自省,发现问题,寻找提升空间,这也是新星未来发展所遵循的核心。”
宋琴常常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它不像种花草,失败了可以重来,新星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我们不敢、更不能把教育当儿戏。为此,她特意把“以文化人,以艺化心”这一办学宗旨改为“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一个“润”字,道出了她希望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影响孩子,让艺术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血液里。
▲新星小学员参加“中法青少年交流盛典”。12年时光疾驰而过。现在的新星,早已今非昔比。从刚建校时的几个学生到现在的余名学员;从最初的几个小型排练厅到现在拥有1个艺术中心、5个分校区、2个品牌服务校区;从仅有舞蹈一个专业到现在拥有16门课程的多门类综合艺术学校;从主打舞蹈培训的教育机构到如今“艺术教育+互联网+拓展实践+体育运动+国学礼仪+家庭教育”一站式成长生态圈……
宋琴和所有的新星人用铿锵的脚步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开创了长治艺术教育培训的新篇章。
3
第三个关键词:公益从“小荷课堂”到百姓健康舞,宋琴从未停止公益的脚步
在新星旗下的玥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现代化大厅的玻璃墙上,各个时期不同瞬间的照片记录着新星成长的点点滴滴。
其中有一张图片,在一个山村简陋的操场上,穿着牛仔裤,扎着马尾辫的宋琴和一群山里的孩子手拉手转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的节拍欢快地起舞。马尾辫在风中飞扬着,她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纯粹的笑容。
这张照片拍摄于年。当时由中国文联、团中央和全国妇联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在长治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定在了老劳模申纪兰的故乡——红色西沟。宋琴带着6名教师每天往返于市区与西沟之间,为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专业、快乐的舞蹈课程。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新星的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最真的梦想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这将成为新农村的一笔巨大财富。”
从那时候起,宋琴就萌发了如何把艺术课堂覆盖到更多孩子身上的想法,因为不仅是农村,在城市中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家庭,比如农民工、环卫工等低收入群体家庭,因为能力有限,不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到课外培训机构接受教育,但是这样家庭的孩子对舞蹈教室、美术课堂同样有着需求与渴望,甚至更为强烈。
▲写好中国字从娃娃抓起。
在一次我市青年座谈会上,宋琴提出了“小荷课堂”的设想,当时就得到了团市委、少工委、长治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支持。
年6月1日,“同在蓝天下,共舞中国梦”长治首个“宏安新星”小荷课堂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市区五所小学的25名农民工子女走进新星,走进了属于他们成长中的第一个舞蹈教室,免费接受艺术教育服务。
如今,“小荷课堂”已经成为团市委、市少工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项志愿公益服务项目,并于年12月获得全国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该项目实施5年来,共免费培训进城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近两百多名,累计减免各类学费一百多万元。同时探索出了一条对留守儿童进行“物质帮扶+成长陪伴”的关爱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年,我市成为全国20个“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市之一。获悉这一消息后,宋琴特别兴奋,她一直想充分发挥新星舞蹈培训学校的舞蹈资源,惠及更多的人。她迅速在学校开设了公益培训班,专门面向中老年女性免费培训“百姓健康舞”。年,她在安康社区成立了新星安康分校,并利用分校教室开办“百姓健康舞”培训班,免费教社区居民健康舞。每周教2次,每次2小时。
▲机器人课堂是开启孩子们智慧的兴趣课。她的“百姓健康舞”培训班,5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三万多个小时。她坚持每周四举办公益课堂,积极开展孝老爱亲、志愿者进社区、社区文化站、星爸星妈我爱我家公益讲堂等系列活动,只为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艺术的快乐。
虽然日常工作繁忙,虽然这么多公益活动不仅挣不到一分钱,往往自己还要贴工贴钱贴劳力,但是宋琴却乐此不疲,她觉得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情怀。
4
第四个关键词:平台为长治的孩子搭建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今年4月,由陆涛导演,知名演员刘劲、黄薇、唐国强、王伍福等联袂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永远的战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和热议。鲜为人知的是,剧中可爱的儿童团团员,竟是14名来自我市的小演员们饰演的。经过精心选拔,孩子们来到上海,入驻剧组,参与了3天的拍摄工作。在剧中,孩子们与邓颖超、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物的扮演者都有精彩的对手戏。
而宋琴就是此次拍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长治小演员们的“伯乐”。借助新星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参与更广泛的文化学习与交流,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是新星作为一个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
随着新星事业不断发展,在业内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宋琴决定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即把新星艺术培训学校打造成长治青少年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为长治的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新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自我的机会,同时把外面的优质资源请进来,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全新的长治。
▲孩子们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拉丁舞。近年来,新星先后主办、承办,参与了“中国好少年”“星光耀香港”、长治首届国际儿童艺术节、国际童模大赛、中法建交青少年交流出访、中日友好研学交流、长治市青少年文化艺术嘉年华等大型青少年艺术活动,带领长治的孩子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法国、日本进行青少年交流出访……新星也因此被评为中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山西省青年文明号、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站、长治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
今年夏天,新星组织长治优秀青少年代表到日本研学交流。孩子们特意用废纸盒、纸箱制作了一个创意手工作品,将炎帝像、上党门、城隍庙等代表长治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孩子们把这个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的活动主办方,既传播了长治的地方特色文化,又传递了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真正做到了美美与共。
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为长治的孩子打造一个对外文化学习交流的窗口;让长治联接世界,让世界了解长治。——这是宋琴对于新星的期许,也是她对于自己的期许。
▲长治市文化产业周·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嘉年华之美育展演。梦想在前,未来已来。
我们共同期待,新星将更加璀璨耀眼,光彩夺目!
文字: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彦红
图片: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阳鸿
视频: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竺杨上
剪辑:杨上
编辑:张晶晶
监制:张海霞
版权声明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