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荣获ldquo上海市科学

 

年5月19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人),我院3项成果获奖,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我院3项成果获奖

01

《大麦和青稞高效细胞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规模化应用》由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成洪研究员领衔完成荣获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以大麦、青稞为研究对象,创建了大麦和青稞小孢子高效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体系,克服了小孢子技术用于育种的瓶颈问题,成功应用于规模化育种,并创新应用小孢子水平定向施加胁迫筛选技术创制特色耐逆、节肥、抗病新种质。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农业新品种权证书4件,新品种证书2件,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10篇)。新品种已经成为啤麦和青稞主产地的主栽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17万亩;通过种植、种子、麦芽(啤酒原料)等企业使用本成果品种,三年累计新增产值.58万元、新增利润.14万元、新增税收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直接经济效益创利润.56万元。该项目为我国大麦、青稞种业提供了先进育种技术支撑;为啤酒工业稳定发展,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及边疆稳定提供了良种保障。

02

《甘蓝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由设施园艺研究所薄天岳研究员领衔完成荣获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首次获得了与甘蓝未熟抽薹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优良的耐未熟抽薹材料。利用我国特有的甘蓝雄性核不育资源,通过优良杂交组合混合轮回选择,创造性地获得了可自然结实的甘蓝材料,改变了甘蓝亲本自交必须靠人工剥蕾授粉的传统做法。利用创制出的优良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了通过国家鉴定的强优势甘蓝杂交新品种“争牛”、“圆绿”和“争美”,并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年至年甘蓝制种为基地农户新增产值60.75万元。公司经销纯度达98%以上的甘蓝种子创直接利润.59万元。完成单位三年种植这些甘蓝品种1.87万亩,新增利润.4万元。

03

《耐热抗病生菜新品种选育与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设施园艺研究所龚繁荣研究员领衔完成荣获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成果针对我市生菜行业因缺乏耐热抗病优良生菜品种和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以及绿色生产发展的新要求,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结合现代先进鉴定技术,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标准化栽培生产技术等研究,育成耐热抗病适应性强的申选系列优良生菜新品种,制订结球生菜生产与加工技术等地方标准,形成结球生菜生态化栽培模式,成功解决了因优良品种缺乏、结球生菜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程度低、产量低质量不稳、成本高效益下降,生产周期短等困扰本地区生菜产业和金山结球生菜主产区生产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本地区生菜行业的健康发展与保障市场的供应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三年新品种新增种植面积10.77万亩,新增产值3.48亿元,新增利润2.51亿元;项目社会效益新增产值3.78亿元,新增利润2.7亿元万元,节约资金.54万元。在技术创新上有重大突破,其中申选一号等3个生菜新品种为国内同类型国产品种首例,产品质量标准为首个国内制订的结球生菜预包装产品质量标准。

供稿:科研处

编辑:汪妍

审稿:易建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zf/9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