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的这种大头菜,种植历史悠久,
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大头菜”,但是各地所称的“大头菜”并非同一种。比方四川宜宾一带的“大头菜”,就是一种叫做“芥菜疙瘩”的植物,当地人将其挖出来,可腌制作为小菜,也可以凉拌,或者与肉同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中国,你要说起大头菜,旁人可能真的不知道你说的是啥。因为每个地方所指的“大头菜”各有不同,它可能是:芜菁、芜菁甘蓝、芥菜疙瘩、苤蓝,甚至圆白菜……这些蔬菜,名字不一样,外表也不太一样,甚至有些在植物学上的关系还挺远的,但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就有着同一个名字:大头菜。在四川省宜宾一带,人们所称的“大头菜”,是一种名“芥菜疙瘩”为的蔬菜。本文,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种蔬菜。芥菜疙瘩苗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种植着“芥菜疙瘩”,但四川人应该算得上是最会吃“芥菜疙瘩”的了。“芥菜疙瘩”又名玉根,属于芥菜的变种。既然是芥菜,那一定会有辛辣的味道。芥菜疙瘩切开后的味道,与芥末十分相似,很难直接食用。腌制,赋予了芥菜疙瘩新的生命,也使它能变幻出更多的料理。别看这种蔬菜等不了大雅之堂,它可是宜宾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一种味道,而且在当地有着非常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清洗芥菜疙瘩但是,如果要问“芥菜疙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们食用的呢?估计这种问题很难有准确答案。不过,据东晋时期的文献《华阳国志》关于李冰在蜀“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记载的章节所知,在四川一带,人们将千年的自流井盐用于腌制大头菜,这不仅可以确定大头菜在蜀地的历史之久,也奠定了四川一带腌制的大头菜品质之精良。由此可见,这种大头菜在四川一带的种植历史,至少有一千多年了。腌制“芥菜疙瘩”别看这种菜长相不咋地,但是,它含有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生的大头菜味辛辣,略微发甜。对于一些不喜欢辛辣味的人来说,肯定有些难以下咽。要想让其变得可口,这就要考验人类的智慧了。新挖的“芥菜疙瘩”,通常是作为配菜用的。它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炒、可拌、可炖、可腌……其中,最出名最受欢迎的,要数腌制的“芥菜疙瘩”了。在四川,每逢秋季,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腌制“芥菜疙瘩”了。人们将“芥菜疙瘩”反复清洗晾晒后,选一个好天气,将切成片或丝的大头菜拌上盐、花椒面、辣椒面、白酒等,然后放入泡菜坛中,用水封口、等放置一段时间,“芥菜疙瘩”便可以吃了。简单的一碟腌菜,可佐粥,可下饭,也可以用其和其他菜蔬或肉类炒制成另一道风味独特的菜肴。用“芥菜疙瘩”和红油拌的小菜虽然,人们这种“大头菜”说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很多美味佳肴中,也少不了它的味道。就拿四川有名的火锅和串串香,少不了鲜香的蘸水。而这种腌菜碎则是“四川火锅”蘸水配料中的精髓所在。可见,小味道,也有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cp/125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