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方法,不妨
作春甘蓝栽培一-般选用抗寒性强、冬性强、耐抽薹的早熟品种,贵州一般于10月份中下旬以后播种,在秋冬季节温度较高的地区,如低海拔或低热河谷地带,播种的时间还应适当推后,主要是防止幼苗生长过快,确保定植后植株以低于阶段性发育的生理苗龄越冬。
春甘蓝栽培,从播种到采收历时8个月,低温占主要时段,植株很容易受低温的影响,在未完成结球之前,已通过阶段性发育,发生先期抽薹现象,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因此,防止春甘蓝先期抽薹,是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甘蓝属于绿体春化型植物,植株在具有一定大小的营养体、适合的低温条件和较长的低温时间,就能通过阶段性发育。一般当幼苗长到5~7片真叶左右、叶宽5厘米以上、茎粗0.6厘米左右时,遇到0~15C的低温,经过50~90天,就能通过春化条件,发生“未熟抽薹”现象,特别是在0~4C的低温条件下或过大的植株,更容易通过春化。
未熟抽薹现象的发生与品种、播种的时期、苗床的温度管理、幼苗大小、定植的早晚、定植后的管理及早春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为了争取春甘蓝的早熟、丰产,防止“未熟抽薹"现象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选用冬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不同类型和品种在冬季低温的影响下,通过阶段性发育的快慢有所不同,牛心类型的冬性强于平头、圆球类型,在同一类型中,冬性较强的品种,通过低温春化的时间要求相对较长、温度要求也相对较低。
②适时播种,控制苗期施肥。贵州地区早熟春甘蓝适宜的播种期应于10月中下旬以后,在低热河谷地带,秋冬季节温度较高的地区,播种的时间还应适当推后,在幼苗期适当控肥、控水,防止植株生长过快。
③加强田间管理,前期注意适当蹲苗,不要使幼苗生长过旺,当气温回升到10~15C以上时,肥水齐攻,确保春甘蓝早熟、丰产。
夏秋甘蓝的栽培可根据前茬、后茬作物的安排和市场需求适时播种。从4月上旬至6月上旬均可播种,采收期为7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由于南方部分地区由于受倒春寒的影响,在春季播种时不宜过早,否则也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造成损失。
冬甘蓝栽培根据前茬作物的安排,南方地区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可播种,一般晚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晚播(忌9月播种,因其既不能作冬甘蓝栽培,亦不能作春甘蓝栽培)。由于冬季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采收期可从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
2.种子处理为提高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防止因种子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发生,所以播种前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在播种前一般对种子进行2~3天晾晒,每天2~3个小时,哂后放在阴凉处散热,可以提高种子活力;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0~30分钟,取出经冷水降温并晾干后播种,或用45%代森铵水剂倍液浸种15分钟,取出冲洗后播种,或用农用链霉素倍液、金霉素倍液浸种2小时,也可在60的条件下处理干种子6小时后播种,或用种子量的0.3%~0.4%的瑞毒霉、百菌清、福美双或代森锰锌、1%~1.5%的农抗或0.2%的DT米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所带的病原菌。
3.土壤选择结球甘蓝的栽培最好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葱蒜类蔬菜进行轮作,忌选择前茬种过萝卜、芥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主要是它们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病虫害相类似,如果连作会导致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同时由于土壤养分的不平衡,还会导致植株的生长不良。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为确保产量,栽培上应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壤土为宜。
4.播种育苗春甘蓝的育苗一般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高,为便于管理,只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即可;夏秋甘蓝与冬甘蓝在育苗期间温度高,雨水多,苗床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凉爽的地段。播种前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晾晒,每平方米产施入~千克腐熟农家肥、40千克复合肥作基肥(春甘蓝的育苗肥料可适当少--些),充分混匀、耙细、整平。
苗床作高畦,畦宽1.0~1.6米,沟宽20~25厘米,畦不宜过宽,不然田间管理不便。播种前浇透底水,待水渗下以后进行撒播,为了播种均匀,可以将种子掺上2~3倍的细土均匀撒于畦面,播种不宜过密,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3克,每平方米产用种量为50克左右。播种后均匀覆盖过筛细土0.5~1厘米,盖土宜浅不宜深,便于种子出苗,夏秋季节育苗要盖草保湿,气温过高时,还应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温度。
5.苗期管理种子一般2~3天出苗,前期应注意随时浇水,要求畦面始终保持湿润,保证出苗整齐。出苗后间苗2~3次,以利通风透光,培育壮苗。间苗最好在晴天中午进行,因为有些根部生长不良或被虫咬伤的苗,只有在中午时易表现萎蔫,一些病苗的症状也易于鉴别。第一次间苗在幼苗“拉十字”时进行,主要疏去弱苗,避免幼苗过密徒长成高脚苗,当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间掉小苗、弱苗、病苗、畸形苗、受伤苗、杂苗和杂草等,保留符合该品种性状的健康壮苗,在间苗时同时进行中耕除草。
作春甘蓝栽培,苗期对肥水的要求不严,齐苗后在幼苗生长过快的情况下,还应适当控制浇水,保持畦面见干见湿即可.如遇气温温和的天气,植株生长加快,可以停止浇水。当长出3~4片真叶时,如果幼苗生长还是较快,可对幼苗进行假植。
苗期管理总的原则是,把幼苗的生长控制在感受低温春化的生理苗龄之下(6片真叶、叶宽5厘米、茎粗0.6厘米以下);春、夏、秋季节育苗时,出苗后揭去覆盖物,前期应注意随时浇水,要求畦面始终保持湿润,保证出苗整齐,如在早春播种,气温较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畦面控制在见干见湿为宜。间苗后要结合浇水,每平方米产用尿素5~10千克或15%的腐熟人粪尿液~千克及时进行追肥,苗期--般进行2~3次追肥,应作到薄施勤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6.定植定植前,土壤要深翻整平,每平方米施人腐熟农家肥~3千克、复合肥20~40千克作基肥(春甘蓝栽培肥料可适当少一些)。采用深沟高畦栽培,防止因高温多雨,引发的病虫害和涝害,沟宽25厘米左右,畦高15~20厘米,宽1.2~2.0米,栽3~5行。
春甘蓝的定植应选择生长中等的幼苗,淘汰大苗,主要是防止植株过大,发生先期抽墓现象。南方地区多在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定植,但不同的气候条件,定植的时间亦.有所不同,一-般要求在生长临界低温5C前5~7天进行,定植后植株来得及发生新根,以利抗冻。如果定植过早,植株生长过快,容易发生先期抽薹;定植过晚,幼苗根系尚未恢复生长,寒冷来临,可能发生受冻缺苗现象。
夏秋甘蓝和冬甘蓝--般在苗龄25天左右,植株真叶达到5~8片以上,选择生长好、茎粗壮、叶面积较大的壮苗进行定植为宜。定植适宜在晴天下午或阴雨天进行,移栽前给苗床浇一次透水,以便于起苗,最好带土移栽,避免伤根,缩短缓苗期。
定植完后,随即浇足定根水,以利恢复生长。栽培的株行距因品种或类型不同而有差别,--般早熟品种如牛心和圆球类型,植株较小,株行距以35x40厘米为宜,每平方米定植4株左右;中熟品种,株行距控制在40x40厘米即可.每平方米定植株左右;晚熟品种如平头类型,植株较大,株行距以40x45厘米为宜,每平方米定植3株左右。
7.田间管理春甘蓝对的田间管理比较特殊,既要防止先期抽薹,又要争取早产、高产,所以肥水的控制十分关键。幼苗在定植时浇足定根水外,2~3天后再浇1次水即可,促使植株发生新根,以利抗冻,冬季温度低植株生长缓慢,要严格控制追肥,使幼苗处于越冬状态。3月上旬,气温回暖后,杂草生长很快,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表土,要求是早除、浅除,一般中耕深度1~2厘米为宜,并轻施提苗肥1次,每平方米用尿素5~10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兑水或用10~20%粪水淋施。
3月下旬,气温升高,植株生长变快,重施追肥1次,每平方米用尿素15~20千克、复合肥20~40千克进行穴施,施后应立即浇水,促进植株吸收。在此阶段要保障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湿润。4月中下旬正值春甘蓝生长的适宜季节,植株生长迅速,应再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重施追肥,每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左右、复合肥40千克左右进行穴施,同时还应注意培土,以免甘蓝的根部外露,促进根系吸收。春甘蓝的整个生育期较长,但后期气温适宜从莲座期开始到采收生长时间较短,一般追肥3次即可,以后两次为主。
夏秋甘蓝和冬甘蓝在定植后应增加浇水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有利植株恢复生长,此期可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平方米用尿素10千克、复合肥30千克兑水用30%~50%粪水淋施,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进入莲座期,结合中耕除草,重施追肥1次,每平方米用尿素15~20千克、复合肥20~30千克进行穴施,施后应立即浇水培土,促进植株吸收。进入包心期,此时要肥水齐攻,每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复合肥40千克进行穴施。如遇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因积水加重病害流行,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防止叶球松散、结球过小或茎部叶片脱落。
甘蓝的叶球生长完成临界时,应根据紧实度,适当控制浇水,以防叶球开裂,冬甘蓝如推至次年采收,临界采收时应适当控制植株生长,年后在气温回升到5C以前全部收获,防止叶球开裂。在甘蓝的整个生育期内,尿素的施用应早施、深施,以减少硝酸盐在产品中的残留和积累,每平方米用量应不超过40千克,临近收获时,不得使用粪肥进行追肥,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禁止喷施叶面氮肥,降低硝酸盐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