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生长知识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L.var.capitataL.)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为甘蓝(BrassicaoleraceaL.)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乳白色或淡绿色;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甘蓝具的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简介

卷心菜(cabbage),又名结球甘蓝,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别名:大头菜(例如火爆大头菜)、圆白菜、洋白菜、钢白菜、包心菜、大头菜、高丽菜,莲花白等。属于甘蓝的变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卷心菜在外国的地位很高,犹如白菜之在中国。这就是“洋白菜”这一名称由来吧。

卷心菜和大白菜一样产量高、耐储藏,是四季的佳蔬。德国人认为,圆白菜才是菜中之王,它能治百病。西方人用圆白菜治病的“偏方”,就像中国人用萝卜治病一样常见。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紫色的圆白菜叫紫甘蓝,营养功能和圆白菜相同。卷心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不结球的野生甘蓝演进、驯化而来,13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结球甘蓝类型。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蓝(包心菜),煮食甘美,其根经冬不死,春亦有英,生命力旺盛。故人们誉称为“不死菜”。

生物学特性

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北方以秋作甘蓝采种,第一年形成叶球,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低温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过长日照完成光周期而开花结实。它的生长过程所经过的各个生长时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长时期所需日数较长,发芽期需8——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结球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

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要求幼苗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才能接受低温感应,在0——12°C下,经50——90天可完成春化。关于光周期,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较严格的要求长日照。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期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如遇低温条件,或在幼苗期就满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后一旦遇到长日照条件,就可能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叶球形成受阻生成减产。近几年来,春甘蓝采用改良阳畦或塑料温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温,又大大缩短了育苗期,对防止未熟抽薹,保证早熟丰产有良好效果。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甘蓝对环境的要求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比大白菜适应性更广,抗性也更强一些。

甘蓝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高温。结球期适宜的温度为15——20°C,但适应温度范围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温和35°C的高温。甘蓝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气湿润,若土壤干旱会影响结球,降低产量。甘蓝为长日性作物,对光强适应性较宽,光饱和点为——lx。甘蓝为喜肥和耐用肥作物,吸肥量较多,在幼苗期和莲座期需氮肥较多,结球期需磷、钾肥较多,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4。每生产kg叶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3kg、钾4.9——5.4kg。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甘蓝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耐热,中国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栽培。东北、西北和华北的高寒地区,多于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长期长,叶球个大,是中国甘蓝和主产区。华北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两茬栽培为主,亦可进行多茬栽培。冬、春育苗,春栽夏收称为夏甘蓝;夏季育苗,秋季栽培,秋、冬收获,称为秋甘蓝。

(二)育苗

甘蓝栽培都采用育苗移栽。春甘蓝大部分为早熟栽培,东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寒冷地区,通常于2——3月在温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华北地区有两种育苗方法:一是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阳畦育苗,2——3月定植。二是于2月在塑料温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甘蓝于6——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为35——40天;夏甘蓝4——5月育苗,育苗期为30——40天。

(三)定植和密度

甘蓝和根系在土温5°C以上就开始活动,因此,春甘蓝在日平均气温达6°C以上时,便可开始定植。北方春季干旱,多采用平畦栽培,夏季高温多雨,亦尽量多带土,少伤根,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甘蓝适宜的营养面积应根据品种和生长期长短而定,每亩株数和株行距大致如下:

早熟品种:33——40cm见方,每亩——株;中熟品种:45——50cm见方,每亩——株;

晚熟品种:60——65cm见方,每备——株。苗床选择排灌水方便、土制疏松肥沃的田块,结合深翻施适量腐熟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播前浇透水,待土壤的含水量适中时把畦面整平。整平后按每亩苗床播种量为~克,播后稍加镇压,喷施50%多菌灵倍液,并采用小拱棚或大棚进行遮阳网覆盖。当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假植一次,在育苗过程中,晴热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用遮阳网覆盖遮阳。

(四)肥水管理

甘蓝定植后需浇缓苗水,此时由于所温较低,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以利保墒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恢复和生长。进入莲座期,植株要形成强大的同化器官,吸收水肥较多,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氮素化肥15——20kg,并充分供应水分,促进叶球生长。待叶球形成后,应控制浇水,防止裂天,利于贮藏。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cp/2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