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喜看松山新变化绘写乡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zqbdf/
实施“稳畜增林、增经优粮”工程,启动经济林三年计划。
发展经济林2.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7年保持全市第一,年出栏生猪万口、肉牛27万头、肉羊70万只。
实施“四化联动”工程,流转土地.8万亩,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56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90%。
实施品牌塑造工程,“三品一标”品牌达到48个,夏家店大扁杏、大枣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作为全国农业大县,年,松山区倾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讲话精神,继续厚植自身发展优势,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向现代高效农业持续发力,力促农业经济行稳致远。
△松山区大庙镇公主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也正是因为现代农业提速增效的强力牵动,全区农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10.9%。
变化,与时偕行,无处不在。
现代农业,新美如画,亮点缤纷。
初夏时节,穿行于松山区的乡村大地,果园中,佳木葱郁、蜂蝶竞舞;田野间,禾苗茁壮、棚海浩瀚………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让人真切感受到该区现代高效农业的崛起速度,体味到万物滋长、农户增收的醉美景象。
田园建设——点亮共同富裕“新希望”大庙镇公主岭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建有日光温室栋,年产蔬菜7万吨以上,年产值4亿元,年纯收益3亿元左右,是内蒙古自治区单片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设施农业园区之一,也是赤峰市松山区结合乡村振兴、脱贫等战略重点打造的一处规模化、集约化的设施农业园区。 由于具有昼夜温差大、海拔高、日照充足以及空气质量优质等地域优势,这里生产的西红柿拥有亮泽度高、口感甜美、耐储耐运的特点。园区共建设冷藏保鲜库3处,总库容立方米,安装大型制冷压缩机6台,日制冷能力达到吨。经制冷处理后的蔬果,运输销往上海、浙江、广东乃至香港等全国各地农贸市场,并通过全国各大口岸出口海外。△亮泽圆润的西红柿喜获丰收。
年,产业园和上海江桥蔬菜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江桥市场稳定的供应基地,产业园获得优先进入市场、年检简化等资格。价格有保障,品种更是丰富多样,产业园的蔬果产品深受国内外众多客商的喜爱。△园区市场内,西红柿交易火爆。为积极扶持生态脆弱地区民众脱贫,园区累计迁入贫困户户人,迁入的移民户在享有其他种植户同等权益的条件下,享有自治区移民扶贫搬迁建设房每户1.5-3万元的补贴。此外,移民住房还可与农业大棚一体建设,这样既解决了住房问题,又可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目前,园区入住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稳定脱贫。高新技术——注入农业发展新动力在松山区老府镇老府村,天气预报自动装置、自动智能放风器、二氧化碳施肥器和微型旋耕机等一批绿色、轻简、易操作的智能农机设备堪称种棚“神器”。对于当地众多棚室种植户而言,体力投入减少了,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市场价格看涨了,这一切都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年,该区继续加大对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购置各类农业机械,受益农户不断增加,53家农机合作社机械保有量达台套,完成机械作业万亩,主要农作物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87%以上,位居全市前列。△田野上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累计推行大垄高台地膜覆盖等设施蔬菜栽植技术30项,提高了作物种植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原则,启动实施“适机农田”专项改造,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化流转和机械化作业。△从传统农耕走向机械化作业新时代。在初头朗、王府等试点地区推广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亩,以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集成技术建设玉米生产基地80万亩,打造高产玉米核心示范区20万亩,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集中办班与实地考察、田间学校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余人。农旅融合——开辟产业致富“新跑道”走进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兴隆庄村现代农业基地,只见一座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棚内各类蔬果争奇斗艳,番茄挂满枝头,草莓红嫩欲滴......仿若一个现代农业的大观园,引得周边旗县及赤峰城区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生态采摘。 △松山区打造游客采摘新风尚。付旭光摄。目前,兴隆庄村已建起多个果蔬大棚,每个棚净收入5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位齐姓村民告诉记者:我们靠种果种菜致了富,现在收入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都是区委、区政府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好处。 坐落于当铺地北梁棚区的赤峰亲子采摘园,引进了热带红心火龙果。这种原产于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的水果,因具有良好保健功效而备受追捧,成为市民休闲采摘的新宠,一颗卖到十几元钱。△游客采摘火龙果。近年来,松山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全力打造小而精的特色生态园,引导农民种植草莓、樱桃、油桃、棚室甜瓜、热带火龙果等特色优良品种,努力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紫色甘蓝、黄色小番茄让人赏心悦目;棚顶悬挂的丝瓜、葫芦,既遮阳又是一道风景线;穿心莲、板蓝根、鸭掌菜这些以前只能在书上看到的名称,如今种在大棚里供人们参观采摘......位于赤峰近郊的楚东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休闲采摘招牌,让设施农业园区变成风景区、休闲区。△楚东现代观光农业。该园区采用生态墙体、漂浮流水、垂直无土等新技术栽培的秧苗长势喜人。园区负责人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久居城市的人们更愿意体验乡愁、亲近自然,感受新技术魅力。园区紧紧抓住这一主题定位,新建了4个观光棚、改造了26个传统棚,同时还将多种新品种花卉、果树引进棚室。松山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更加突出生态支撑,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培育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千方百计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努力架构依靠科技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拉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经济林发展——延长农民增收“新链条”年9月26日,国家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出炉,夏家店大扁杏成功入选。安庆镇黄姑屯苹果梨、老府镇巨昌隆苹果、城子乡柳村黄太平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受益面广的经济林声名鹊起,苹果和黄太平亩均收入近2元,大枣亩均收入元以上,寒富、新世纪等苹果亩均收入元以上,“多点增收”的经济林布局优势逐渐显现。△大枣飘香。在此基础上,松山区因地制宜,精心谋划,重点打造48个经济林示范园区,指导成立18个林果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了中东部夏家店、太平地、当铺地等乡镇以葡萄、大枣、苹果、梨、中型苹果为主,西部老府、城子、大夫营子、岗子等乡镇以小型苹果为主的建设格局。为帮助果农及时掌握先进实用的新技术,该区多次在老府镇聚昌隆村、安庆镇白庙子村、王府乡任营子村等地开展苹果、大枣、苹果梨栽植及抚育管理技术培训,手把手指导,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果树栽植的“门外汉”变身为果树管理的行家里手。到目前,全区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和果农已达达人以上。△果农丰收。围绕生态美、百姓富、可持续的目标,老府镇大乌梁苏村、大夫营子乡上窝铺村、大庙镇小庙子村等地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几个主要森林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产值超过1万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扣民生福祉,合理布局产业,优化林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真正实现既要山川增绿也要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松山区经济林面积达11.5万亩,年产各类水果4.8万吨,总产值达1.02亿元。文字:杨丛坡
图片:版权归松山区委宣传部所有
编辑:白海歌王艳玲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今日松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cp/93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