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花营养丰富,深受大家喜爱,那怎样栽培
绿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是甘蓝进化为花椰菜过程中的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营养极丰富。
(一)育苗1.播种期的确定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及不同季节的苗龄大小往前推30一40天左右播种为宜。
2.育苗场地的选择
不同季节其气候有差异,所选用的育苗场地也不同,需要根据绿菜花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温度来选择育苗场地。如冬季、晚秋、早春要采用保温育苗,宜采用节能型日光或加温温室;晚春、早秋可采用改良阳畦育苗;夏季采用大、中、小棚或露地防雨遮阳降温育苗。.
3.播种方式
(1)塑料育苗盘育子苗:京郊特菜基地有采用硬质塑料育苗盘育子苗的,可配制营养土来育苗,其营养土配方可因地制宜选用。
第一种:40%草炭+30%腐熟过筛马粪、猪粪等圈肥+30%细园田土。
第二种:50%草炭+20%腐熟过筛鸡粪+30%过筛细园田土。
第三种:20%-30%腐熟过筛马粪+20%一-30%腐熟过筛圈肥+50%过筛细园田土。
如没有草炭可用硅石,如没有圈肥可掺入适量高温腐熟的消毒膨化鸡粪与细土拌制。上面配方任选一种拌匀堆成堆,每立方米营养土再加入复合肥0.5公斤或尿素0.5公斤,硫酸钾1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两次混匀后分别装入育苗盘,弄平,用手条播4-5沟,每盘约播5克种子,盖严种子,稍轻拍,压实,摆进育苗场地,进入正常管理。定植一亩绿菜花需播种5-6盘子苗,每亩播种量25-30克。
(2)地苗:选择好育苗场地,准备好播种畦先要精细整地,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公斤,复合肥克,粪土掺匀后搂平床面,每定植1亩大田绿菜花约需准备育苗床5-6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干籽撒播,每平方米播约5克,播后覆细土0.5厘米以盖严种子为宜;喷70%托布津倍或75%百菌清0倍液防苗床病害。冬季、早春育苗,其苗床上再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夏季要用旧膜遮阳防雨;强光照的中午临时用遮阳网遮强光,降低温度。
4.子苗期管理
无论是哪个季节育苗,播种后,苗床气温白天25°C左右,夜间15°C为宜。夏季选用抗热品种能承受短期高温,但也要尽量采取遮阳降温措施。播后3-5天当小苗出土后,苗床盖膜保温的,可撤膜;待小苗上无水汽时再盖一次0.5厘米厚的细土;苗床温度适当降低为20°C左右;特别是夜间以12°C左右为宜,以免小苗徒长细弱。苗期要酌情喷水,尤其是育苗盘育苗的比地苗浇水要多,冬季、早春、晚秋每天一小水,夏季一天2-3水。
5.分苗
一般播后10-15天,子叶长足,真叶露心时要分苗移栽。冬季、早春分苗要提前2--3天降低子苗畦温度3--5°C,炼苗、分苗前苗床喷透水。
(1)营养土方苗:将育子苗配方营养土和成大泥铺进事先整平的苗畦中8厘米厚,抹平后按8X8厘米见方切方,土方中间用手指或圆棍扎一小眼作为分苗孔,见湿见干时再分苗。分苗后,苗周围用细干土封眼。
(2)地苗: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好适宜的分苗场地,提前整地作好分苗畦。栽植一亩绿菜花需准备20--25平方米的分苗畦,分苗畦中铺施--公斤腐熟有机肥,粪土掺匀后,搂平畦面,按8x8厘米见方移栽苗。分苗后立即浇水。如处在寒冷季节为了提高分苗畦的温度,可用小弓子盖膜增温。夏季分苗在傍晚进行,浇水量要大,要浇透,并要注意分苗畦上用旧农膜遮阳防雨,晴天中午临时盖遮阳网遮阳、降温。
6.分苗期管理
(1)水肥:寒冷季节除栽苗时浇水外,地苗3-4天要浇缓苗水,缓苗后可揭膜,2-3天进行松土保墒。夏季分苗除浇透分苗水外,1一2天地发干,可在傍晚浇水,成活后为防徒长,可在早上浇水。营养土方苗冬春2--3天浇一水;夏季每日喷2-3水。地苗长至3-4片真叶时,浇透水,适期切方囤苗到5-6片叶。苗期一般不需追肥,可酌情叶面喷肥。
(2)温度:分苗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4一25°C,夜间12-13°C,冬春分苗后盖小拱棚增温;3-4天缓苗后再撤膜逐渐降温,白天气温掌握在15-20°C,夜间不低于10°C;切方囤苗期再降低3-4°C炼苗。夏季尽管选用抗热品种,也要尽量遮阳,浇水降温。囤苗期集中打一次杀虫和杀菌剂。
(二)定植(1)壮苗标准:定植前要达到壮苗,其苗龄依不同季节而不同,大约30--40天,真叶5-6片,叶片开展度大而厚,叶绿色,蜡粉多,茎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
(2)整地、施肥、作畦:每亩要铺施有机肥--公斤,经深耕30厘米后整平耙细,再沟施粉碎的麻酱渣,每亩--公斤或腐熟鸡粪每亩公斤;再施入复合肥每亩25--50公斤或二铵25-50公斤,在沟中掺匀,再作成宽--厘米的小高畦,有条件的可铺地膜。
(3)定植密度:绿菜花不同季节采用的品种不同,其密度也有差异。中熟品种如绿岭,生长势强株型大,要适当稀植,每亩定苗--株,株行距为(40--50)厘米×(50-60)厘米;中早熟品种,株型中等大小的如玉冠等每亩定苗-株,株行距为(45-50)厘米X50厘米;早熟种,生长势中等,株型较小,宜适当密植,每亩定苗-株,株行距为(40-45)厘米x50厘米。
(4)定植方法:定植前要浇水洇透苗。寒冷季节宜在上午晴天定植,夏秋季节宜在傍晚定植,应带土坨定植,减少伤根。苗定植在小高畦两侧,深度以苗坨与畦平为宜,然后浇足定植水。
(三)田间管理1.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的重点是前期攻苗,促使植株迅速生长,在现球前形成足够的叶数(16--17片叶)和肥大的叶,促植株早封垅,为以后形成花球打下营养基础;中期(18-19)片叶时,要适当控水肥,防止茎叶旺长,不结球;后期(22--23片叶)水肥重点攻长花蕾,结成肥大顶花球,中晚熟品种,要适当促侧枝生长,结侧花球。
(1)浇水:定植水要浇好,7--8天浇缓苗水,定植缓苗后只进行小蹲苗7-10天,以后酌情浇水,冬季、早春一般8-10天一水;春秋6-7天--水;夏季4-5天一水,保持土壤见湿见干。尤其是主花球长到3-6厘米大小时,切不可干旱,要求供水均匀充足。露地绿菜花在雨季要注意排水,田间湿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植株下部叶片脱落,根及茎部腐烂。
(2)追肥:绿菜花需要充足的肥料,否则植株生长不良,以后结球小,质量差。-般追肥可以2-3次。第一次:如定植未施底化肥的,追肥要早,在定植后15--20天,已有6-7片叶时,为促生长,每亩可追尿素10-15公斤;如施了底肥的,这一次肥可以省去;第二次在定植后40天左右,植株大约有15片叶处在旺盛生长将封垅阶段,再上肥一次,每亩尿素15--20公斤;第三次在植株长到20-21片叶,顶花球形成期再追肥一-次,每亩用硫铵或随水冲碳酸氢铵20--25公斤;冬季、早春也可灌粪稀水。如留侧枝的,当主花球收获后,再适当追一次肥,促侧花球生长。
此外,微量元素及磷、钾肥对绿菜花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缺硼会引起花蕾表面黄化变褐,腐烂,花茎基部发生裂涧;缺镁、锰、钼会使叶色失去光泽,花球发育不良,品质差,花球形成期磷、钾肥有显著增产作用。所以在花球形成期可用0.1%硼、镁、锰、铝等微量元素或用0.3%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叶面喷肥2-3次,以利于提高花球品质和产量。
2.温度、湿度及光照调控
保护地栽培绿菜花要进行温、湿度及光照调控。具体作法,要依据不同保护地设备及不同季节灵活掌握覆膜,揭盖席(帘),开关缝,满足绿菜花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
(1)温度:冬季、早春、晚秋重点是增温、保温、防寒;夏季、早秋主要是遮阳降温为重点。绿菜花从定植至缓苗阶段,温度可以高一些,促生根缓苗,白天气温可以在24一25亡,不超过30°C,夜间13-14°C为好,不超过20°C,幼苗及莲座期要逐渐降温,白天气温以21一22°C,夜间以11-12°C为宜;花球形成期要求凉爽气候,白天气温以18--20°C,夜间8-10C为宜。
(2)湿度:绿菜花喜湿润,前期苗小,可以适量浇水,莲座期植株高大,叶面积蒸发量大,要增加浇水量,但以后植株封垅,地面湿度不能太大,否则易发生霜霉、灰霉、菌核、褐腐等病害;结球期湿度大,易烂球,为此,要人为地利用保护地放风口,灵活地放风,调节湿度。特别是每次浇水后和阴天更要注意多放风、降湿。放风还要参照湿度进行,只要在满足绿菜花对温度的要求下,尽量多放风。
(3)光照:绿菜花喜光,尤其是结球期光照不足,花球色浅,花茎伸长,品质差,所以在结球期不要用叶盖花球,即使在寒冷季节,只要温度适宜,也要尽量早揭席,晚盖席,多见光;并且要经常清除膜上的灰尘,保持清洁,增加透光度。但是,在夏季过强的阳光下,就要采取遮阳措施,以免植株生长不良,病毒病产生,或者花球受害,降低品质或开花变黄,失去商品价值。
3.人工整枝
绿菜花中、晚熟品种容易生长侧枝,侧枝上又能形成侧花球。栽培上主要靠主花球的产量,而早期形成的侧枝,容易分散主花球的养分积累,影响产量,所以对早期出现的侧枝要人为地抹去。当主花球收获后,可以适当留下面的侧枝4-5个,加强管理,还能争取侧花球产量。在晚春、早秋侧枝发生力强,更要重视人工整枝工作。春秋是绿菜花生产旺季,如无贮存条件的单位,也可以考虑不留侧枝。
(四)病虫害防治1.虫害
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
(1)蚜虫:选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0--0倍液对甘蓝蚜有特效。也可用40%乐果乳油-1倍液,或50%马拉硫磷或辛硫磷乳油0倍液;或“HD-1"--倍液;或40%菊马乳油、40%菊杀乳油0倍液;或2.5%功夫乳油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0倍液;或21%灭杀毖0-倍液;或10%多米宝悬浮剂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倍液;或5.7%面树得乳油0倍液;或0.65%茴蒿素杀虫水剂--倍液喷雾。保护地栽培也可用20%灭蚜烟剂每亩0.25公斤熏烟;或用5%灭蚜粉尘剂每亩1公斤喷粉。
(2)小菜蛾、菜青虫:应用苏云金杆菌,复方Be乳剂,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含活孢子量亿/克以上药剂,对水-倍液;或用3%敌宝可湿性粉剂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5%农梦特乳油--倍液;或灭幼脲1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0倍液喷雾;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二嗪农乳油,40.7%乐斯本乳油,50%巴丹可溶性粉剂--0倍液;20%戍青菊酯乳油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0倍液喷雾。此外上面提到的功夫乳油、天王星、多米宝、菊杀、菊马乳油等治蚜农药也兼治小菜蛾、菜青虫。化学农药宜在幼虫2-3龄前施用,并采用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才能收到防效。
2.病害
主要有绿菜花霜霉病、褐腐病、灰霉病、菌核病等。要采用农业综合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1)防治霜霉病药剂: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倍液,80%赛得福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剂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栽种的绿菜花,也可用上述药剂粉尘或百菌清粉尘1公斤喷粉防治10--15天--次效果更佳,或选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熏烟预防,每亩0.5-1公斤,7一10天一次。
(2)防治灰霉病药剂:用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喷雾;又可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也可用上述药剂的粉尘剂喷粉,或烟雾剂熏烟,防治效果更理想。
(3)防治菌核病药剂:定植前在苗床可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倍液。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0-1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倍液等。
(4)防治褐腐病药剂:病菌主要侵染植株根、茎部,使病部变黑,多数植株感病部位略显缢缩,沿病部向上下发展使根、茎和幼根变褐坏死而腐烂。空气干燥时病部表皮多与维管束组织分离脱落,叶片萎蔫、干枯死亡。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成株期多造成根部或基部叶柄褐色腐烂,形成朽根或脱帮,致使植株失水萎蔫死亡。
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倍液,或30%倍生乳油0-1倍液喷雾;也可用45%特克多悬浮剂0倍液,发病初期可喷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可杀得可湿粉剂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碗酸链霉素倍液。重点防治根、茎和基部叶柄,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五)收获与贮藏(1)收获:绿菜花顶端的花球是由无数的小花蕾组成的,这是一种花器官,它们分化完毕后并不停止发育,长到一-定程度,温度高,小花蕾就开花,球变黄,称为散花,失去食用价值。为此,主花球长到12--16厘米左右,花蕾颗粒小,紧密不散,颜色深绿不黄,不霉烂,为采收适期。夏秋季采收要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收获时将花球与花茎、连花枝一起用小刀割下,去其叶片,及时上市。
(2)贮藏:绿菜花在室温下,夏季、晚春、早秋1天,冬春1-2天花球就可能变黄。京郊特菜基地绿菜花种植面积较大,又有常年供应高档饭店的任务,为此,建立了0低温冷库贮藏,收获时将花球上花茎,分枝稍留长一点,花球外适当留几片叶保护花球,在以后出售时再加工装入塑料筐中,放入冷库中贮藏。如需要贮藏时间较长,最好要先预冷,尤其是夏季收获的绿菜花,更要先预冷,没有条件的放入冷水池中浸泡散热,再控干水;也最好用保鲜薄膜包装密封,贮藏时保持相对湿度95%,贮藏于0密闭的冷库中,会使绿菜花的初呼吸强度降低到较低水平,失水率减少,保鲜指数提高,贮藏效果好,能贮藏30--4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