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蔬菜价格为啥不涨反降,低迷行情还
已经到了立冬节气,也就意味着正式要进入冬季了。但对于菜农来说,这个冬天确实有点“冷”。在往年,随着气温下降,蔬菜供应将有所放缓,菜价也正式进入上涨模式,但今年,蔬菜行情却雪上加霜,有些品类的蔬菜甚至跌破了成本价,即使这样,也很难找到销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蔬菜价格不涨反降?低迷的行情还要持续多久?
立冬之后蔬菜价格为啥不涨反降?从辣椒到大白菜,再到甘蓝,几乎所有的品类的蔬菜价格都在遭遇“寒流”。根据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的数据,截止上周,在纳入统计的25种蔬菜中,除了土豆、山药、红薯和生姜外,其它21种蔬菜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其中,菜花、甘蓝、圆白菜、团生菜的价格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70%以上;芹菜、尖椒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60%以上;白菜、菠菜、油菜、莴笋、白萝卜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50%以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蔬菜价格这般低迷?
首先,是扩种惹的祸。由于去年秋季蔬菜价格较高,导致菜农对今年秋季上市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幅度过大,使得蔬菜种植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不少,这就导致蔬菜产量大幅增加。
其次,是天气因素。尽管已经到了立冬节气,但是今年的天气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大幅降温,反而在南方一些地区,温度甚至超过了30℃。我们都知道,蔬菜品类几乎都是喜光的,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蔬菜的生长势较好。这就导致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市场供应压力自然也就加大了。
第三,多地疫情反弹。疫情多点散发导致部分地区的防控升级,目前很多地区的餐饮行业基本属于停业状态,外出消费受到限制。同时,也导致蔬菜运输困难。如果蔬菜产区处在风险区,则鲜有客商收购。即使有,运输也是大问题,司机难找的同时,防疫检验也很严格,部分蔬菜流通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在蔬菜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叠加天气晴好、疫情反弹等因素,加剧了现阶段蔬菜卖难现象的发生,致使蔬菜价格也是一路走低。
低迷的行情还要持续多久?面对低迷的行情,大家更关心的是这波下跌行情还要持续多久?毕竟马上就要到了春节前的备货阶段,如果错过了这波销售旺季,对于菜农来说,一年就又白忙活了。
整体上来看,不管是南方市场还是北方市场,由于在田蔬菜存量依然很大,特别是目前的秋季蔬菜仍然没有销售出去,而马上冬季蔬菜就要入市,因此,短时间内蔬菜价格很难摆脱低迷的行情,大多数的蔬菜价格仍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目前对蔬菜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依然是疫情防控。如果后期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那么蔬菜价格则进入季节性上涨阶段,但从供需来看,由于今年蔬菜整体供应充足,因此,上涨幅度应比往年小的同时,上涨时间也可能较往年同期会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