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拌菜里的苦菊,怎么跟咖啡扯上关系的

 

喜欢秋冬进补,动不动来锅羊肉汤的新疆人,同时也是喜爱“清火”的大户。

苦菊,一种常见的蔬菜,是很多人的清火首选。跟苦瓜相比,它的苦味较淡,口感也不错,拌沙拉、做汤都是极好的。

先提个问:苦菊是不是某种生菜?

苦菊

Cichorium

endivia

菊科,菊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头状花序,约有小花20朵,花冠淡紫色,雌蕊柱头双叉状淡蓝色,雄蕊5,连成筒状,花药淡蓝色。种子短柱状,灰白色,发芽力可保持10年。

苦菊是一种人工驯化而来的蔬菜,它的原始野生种叫做菊苣(Cichoriumintybus),是菊苣属的代表植物,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现在全世界都有。我国不少地区有野生分布,新疆尤其多,我放个图,大家肯定很熟悉。

菊苣叶子长这样:

看叶子想不起来?那看花肯定能想起来:

这种小蓝花,从夏到秋,都开放在全疆各地的野外,除了菊苣花,还可能是近亲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的花。菊苣叶子可以吃,但非常苦。大面积种植的菊苣一般来说是做牧草用的,反正牛羊不嫌苦……

菊苣的地下部分可以长出萝卜形状的肉质根,是一种药材。中医认为有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友情提醒,自己最好不要挖来随便吃哦。

菊苣根含有一些特定的芳香物质,除了做药,还有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用途——做咖啡。

咦?咖啡不是咖啡豆磨出来的吗!但是菊苣根晒干研磨,味道会有点像咖啡,菊苣进入饮料界,是由于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19世纪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对,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个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禁止对英国的船运,提高进口关税。由于法国的咖啡多从英国进口,法国人一下子就喝不上咖啡了。

怎么办?别忘了法国也是吃货大国,机智的法国人民表示,菊苣的味道跟咖啡有点像,为啥不拿来喝?菊苣根磨粉成了咖啡替代品,或者跟咖啡混着喝,会增加香味和苦味。

尽管大陆封锁政策并没有实行太久,菊苣作为“咖啡萝卜”的神奇功效还是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而后漂洋过海,传入北美、东南亚。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和二战时期的欧洲,惯于喝咖啡但没钱买咖啡的当地人民,都靠便宜可得的菊苣捱过了难熬的日子。

虽说咖啡早不是稀缺品,菊苣并没有被踢出咖啡界。它当年到美国时首先在路易斯安那州登陆,这个州最有名的城市叫新奥尔良……你们肯定想到了新奥尔良烤翅对不对?现在,请你想到新奥尔良咖啡,只要是正宗的新奥尔良咖啡,至今都要兑入一定的菊苣粉。

但来到蔬菜界,菊苣还得靠叶子混。欧洲人很早就采集菊苣叶子做菜,大概是因为菊苣本身味道太苦,欧洲人又喜欢生食或凉拌菜肴,于是他们努力改良菊苣,让它变得易于入口一些。后来就培养出了叶用栽培种菊苣——苦菊。

苦菊,也可以写作“苦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工栽培种,如果你在野外见到它,那是家养逸生的而已,就像城市里的流浪猫说是野猫,本质还是家猫一样。

虽说叶子的长相区别不小,但苦菊的花跟原始种菊苣的花根本一模一样嘛:

苦菊叶子多汁而芳香清淡,苦味很轻。许多不吃苦的人也可以接受,这正是培养它的主要目的呀。

苦菊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除了打汤和单独拌沙拉,就是跟卷心菜、洋葱、黄瓜和圣女果一起,组成(中老年人最爱的)大拌菜组合。

现在,我要回答一开始向大家提出的那个问题:苦菊是不是生菜?当然不是。

生菜跟苦菊的长相口感都像,但不是一家子,亲缘倒是不远,同科不同属。生菜是菊科莴苣属的,也是一个人工栽培种,准确地说叫叶用莴苣,而莴笋叫茎用莴苣,博物君详细介绍过它们一家,具体可见:油麦菜、生菜吃着咋有点像莴笋?对,大家本来就都是莴笋

就像莴苣会拥有油麦菜、生菜和莴笋这些相貌差异很大的变种一样,菊苣也不光苦菊这一个变种。

上图里是娃娃菜?不,这叫金玉兰菜,正式名称叫芽球菊苣,是菊苣的芽用栽培变种,专吃嫩芽的,与十字花科芸薹属的娃娃菜无关。

栽培种似乎特别容易出现红色或紫色变种,芽球菊苣还有红色的:

再看下图这个圆滚滚的包心菜,是卷心菜?

不,这个叫结球红菊苣,或者红菊苣,是菊苣的另一个叶用栽培变种。颜色形状都有点卷心菜的意思,可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差着十万八千里了。

简单地讲,结球红菊苣是一个红色的、会卷心的菊苣(菊科)。紫色卷心菜则是紫红色的、会卷心的甘蓝(十字花科)。

最后,春天大家会在野外采的那个苦菜,是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不是苦菊,而是一个相近的植物,菊科苦苣菜属,叶子和花长这样:

这个野菜的味道也发苦,只能吃嫩叶,要用热水焯一下。

随学随记

文/Eva

图/图库、昵图网

编辑/Eva

如果觉得有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s/10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