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甘州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如何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经济效益高,生态社会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大区,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农业效益、农民增收的步伐迈得更大,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值得认真思考。
一、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求成效
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县(区)、“西菜东输”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甘肃省肉牛养殖大县,要立足资源优势,发挥区域特色,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制种、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使分散的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突出规模效应。发展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突出经营特色、技术优势、质量品牌,以特色赢得市场。通过专业村镇的培育,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优化的经营方式、配套的基础设施、效果明显的富民产业格局。
二、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在打造绿色品牌上求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发挥质量检测功能作用。按照甘州区制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药、化肥等投入使用管理办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总则》和各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发挥18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和部分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的功能作用,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好第一道检测关口,提升农业质量和水平。实施全程监管。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模式,加强对农产品品种、用药、施肥的监管,使其优质、科学、合理,推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推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追溯制度,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农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围绕制种、蔬菜、畜牧三大优势产业,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品牌”,大力实施《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推荐宣传甘蓝、娃娃菜、菜花等2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及时注册具有品牌价值的农产品商标,使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围绕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用足用活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鼓励扶持政策,引进和培育精加工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抓好登海、中储粮、中天肉业、前进牧业、双华、牧沅、建涵、嘉禾、金丰源等有市场竞争力和关联度的龙头企业建设,使其成规模、集团化、大型化,产品逐步向中高端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使其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以土地、技术、资金、产品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利益机制,使各个经营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以农民为主体,建设品牌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经营型专业合作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规模大、领域广、层次高的加工型专业合作社;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建设地域型、特色型、引领型专业合作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实现横向及纵向联合,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
四、加快市场建设升级,在经营服务流通上求出路
完善市场体系。把张掖嘉信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区域性批发中心市场、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同时,抓好南关蔬菜果品、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金丰源韭菜交易市场等30多个产地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并与全国批发、零售市场建立通联关系,发挥辐射作用。通过“互联网+”建设市场。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按照产销对接需求,组织生产,实现农产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搭建电商平台,提高农业的市场空间,创造生长新的农业市场资源。通过电商集中交易,集中服务,形成交易规模和服务规模,以规模效应倒逼农产品的分级、倒逼物流标准、倒逼生产方式的改变,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五、科学管控面源污染,在环保生态安全上求提高
甘州区现有耕地面积95万亩,年全区农膜使用量达吨以上,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已经造成部分土壤地力下降、调节功能减弱。为此,要合理使用农药。通过生态措施,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量,强制淘汰剧毒农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无残留农药,把全区农药、化肥的用量控制到合理的水平。防治农膜污染。积极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同时,通过补贴措施,鼓励农民推广使用能在环境中自行分解转化的新型农膜,并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和再加工利用。抢抓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节水、高效、绿色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
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在促进成果转化上求创新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把创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积极开展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合作交流,通过现代农业课题研究与攻关,破解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解决制约全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获得提高,探索出具有吃不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加大区、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使人员、编制、经费、设施有充足的保障。乡(镇)村要利用电脑、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化传媒开展技术服务,逐步推进农技服务信息化,使农业科技新成果及时转化应用。通过乡(镇)、村服务大厅农业技术咨询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宣传、技术解答等服务。积极扶持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管理和生产提供咨询服务,助力全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继续抓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采取分批、分类的方式,把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培训与本市、区示范园区现场观摩结合起来,培育和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同时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机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联系家庭农场、培训基地、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结对帮扶和技能培训指导,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农业的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作者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党校)
公告声明文章来源于《发展》杂志年第一期,均有作者版权,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意见建议、商业合作,请发邮箱至gansufazhan
.皮肤病医院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