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钱的甘蓝无人问津,却因互联网裂
刘占平
(“咱村网”创始人)
刘占平,50岁,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新军寨村人,土生土长的一个菜农,是一名退伍老兵。初中学历,懂农业技术、爱写作,玩微博、做版主,“互联网+农业”的典型人物,是一个面向全国农村的农产品、农资,日用百货等商品信息展示、线上预订下单、线下配送的电子商务平台——“咱村网”的创始人。
我不仅仅是个菜农我更是个会写作的网民刘占平是河北邯郸鸡泽县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一直有着“文艺青年”的心,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诗歌、散文。也因此,在部队的时候,因为能写,从事过新闻报道,还在《中国青年报》实习过。
从年开始,随着新浪博客、论坛的兴起,他还在在博客论坛上成了反网吧人士,发帖疾呼:关闭中国所有网吧。因为切身感受,他在网上参与话题讨论投入,写了好几篇爆坛帖子,新浪网管理员邀请他参与论坛管理,成为了新浪杂谈版主。从此,他了解了网络,学习了不少知识。
这让刘占平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网络。退伍之后,通过三年的苦学,刘占平初有成就,他走进了城里的网络公司,通过实践工作,他的网络专业知识更加娴熟。而在城里的网络公司,刘占平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商务。
有人的梦想是从小便有他的“卖菜梦”始于1毛的甘蓝年5月的一天,刘占平像平时一样送儿子上学,在回家的路上途经邯郸市鸡泽县司马堡蔬菜市场时,无意中听见菜农抱怨,说辛辛苦苦种出的甘蓝,连一毛钱一斤都卖不到,简直没法活了。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与菜农交流后,他拍了一组图片。
回家后,思索着可以把这一现象分享给网友们,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救救急,便以“邯郸东部万亩甘蓝将在地里烂成泥”为题,写了一篇帖子发到了新浪网首页。晚上,他坐在电脑前与网友交流菜贱伤农问题,站内消息不断发来,两个小时有七八个新注册用户有意来鸡泽县采购甘蓝菜。
年的春天,鸡泽县甘蓝菜再次遭遇了同样的困境,贱得无人问津。他再次发微博求助,被当地媒体广泛转载,邯郸美食林超市得知这一消息,到鸡泽县菜农地里采购了数万斤甘蓝菜。
之后,他还相继在涉农网上发布西瓜丰产滞销的信息,吸引了多个外地瓜贩子来本地采购,仅经他个人协调就成交了十几单。
这几件事,让刘占平意识到,互联网是可以把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的。。周末他再次更儿子确认,网上能卖菜吧?儿子告复,淘宝网上啥也能买卖……再加上之前也接触过互联网电子商务,他开始有意浏览、琢磨涉农网站,凡是能搜到的农村网站,他就注册体验。
此时,有位省会网友通过《燕赵晚报》编辑找到刘占平地址,从省城来找他合作建网站,这时候,他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原来个人还可以建网站呀!这太好了,我要建自己的网站。”
年8月,他下定了决心辞去工作回到老家,请来技术人员开始筹建自己的网站。同时,先后又进入几家网络公司和网站打工,谋求合作,创建他构想的咱村网。为了解农村上网情况,他利用一个月时间,骑行了邯郸14个县市亲身感受家乡农村变化……
会玩的农民运气不会太差1
网卖初期,地推卖菜入不敷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年4月,“咱村网”上线了。刘占平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在邯郸市广安小区,开始了地推工作。5月22日配送出第一个网上订单。在小区居民怀疑的眼光中,他们扛着西红柿箱子,让市民品尝,讲解网购蔬菜的优点,到8月份已经在广安小区推广到多用户,每天能够收到50多订单,有40多个用户每隔三五天下一个订单,实现了“线上预订、线下配送”的初步设想。
这个月下来,他们赚了元,每人分到0元。投入20多万元,折腾了半年多,辛苦不必说,一个人只赚到微不足道的0元工资,两个不了解互联网模式的合伙人泄气了。而平时在网上跟互联网接触较多,刘占平觉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条路一定可以走得通。
随着农村手机的普及,很多村民都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玩,甚至开始通过买卖东西。于是,“咱村网”开通了自己的。刘占平前往另一个小区推广试验,他搬着两筐菜,加送颗菜,利用下班时间,两天获得个粉丝,产生了7个订单。
2
能用互联网卖菜,难道还能用互联网送菜?
客户逐渐增加,订单也慢慢多了起来,可是农产品的配送成了新问题。接下来,刘占平又将眼光瞄准了农村市场。年12月底,“咱村网”购买了厢式货车等配送设备,雇佣了5名司机,规划好配送路线,开始试验。刘占平说:“网上卖菜,货源配送是最大的问题,越过这道坎,业务就会井喷式增长。”
经过苦拼试水,仅建网站、推广策划、购买配送车辆、租房、注册公司等几项数得上来的投入就有30万元之多。几年下来,打工及家里农田的全部收入贴了进去,还欠下朋友数万元,这也让他品尝到美好梦想与残酷现实碰撞出的苦涩。
刘占平不断尝试,4天说服并教会20多家店主通过互联网订菜、卖菜,网上订单从开始的每天几百元,增加到到了七八千元,从最初的30种蔬菜水果扩展到多种。
经过一年的运营,刘占平说:“‘咱村网’虽没赚到钱,但得到了数据,赚到了经验,更重要的是,有了“咱村网”模式之后,农村小超市再也不用每天亲自跑到市场采购生鲜了,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创意总要有的万一成为千万富翁了呢?日前,刘占平和他伙伴们的创业项目,受到邯郸市政府,公司入进驻邯郸市丛台区政府扶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之一——河北网商园,享受到三年免缴房租等优惠政策。刘占平说:“通过这几年摸爬滚打,没曾想到,竟然赶上了年‘互联网+’的创业热潮。这更加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念。
在‘互联网+’这个链条上,刘占平说,“将来我们不仅要做农产品配送,还要推广农产品安全种植,打造一个生态农业产业链,通过网络大数据,让农产品实现按需种植。”
“咱村网”先后投入近百万元了,公司从最初的三个人发展到了15个人,上海某(飞马旅)知名投资机构邀请刘占平面谈,网站估值超过了一千万元,这个投资机构一直在跟踪膜拜咱村网发展轨迹。
小农女小感慨
“互联网与农业,一个让你可能联想到各种英文代码、新生APP、高科技,一个可能勾起几千年牛耕田、人种地的画面。他们俩似乎不可能有交集,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的。互联网+农业擦出了新的火花,如今的互联网和农业,就像韩国和美女,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农业。
互联网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产销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互联网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男耕女织”的手工农业,慢慢被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替代;互联网改变了农民了解农业信息的渠道,数以万计的农业类网站,让农民更快速便捷的了解到政策、技术、供销等各种跟农业相关的信息;互联网正在慢慢改变着农业的发展方式,“私人订制”等按照消费者需求去生产的模式日渐增多……
顺应事物发展规律而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结果,刘占平的“咱村网”就是顺应了互联网+农业的浪潮,所以,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农业互联网观察分享最新的农业互联网行业干货,农村电商发展动态,报道新农人创富故事,助力“互联网+农业”发展。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危害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