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她故事展现她风采巾帼先进典型事迹
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探索前沿科技到突破工程技术难题,从科学防控疫情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从来不缺乏女科技工作者的靓丽身影。就职于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的张瑞芳就是其中的一位楷模。她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工作,努力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乡村振兴。
张瑞芳主要从事园艺作物育种,种质资源的收集、提纯、复壮和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工作。为做好产业服务,张瑞芳多年来带领团队成员实地走访各大育苗企业和育苗大户,通过刻苦钻研、总结分析,起草了省级技术规程《黄瓜集约化嫁接育苗规程》,年1月在全省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集约化嫁接育苗生产和管理上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种苗的质量,使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走向了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设施种植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作物的连作年限延长,肥料用量比例失调,土壤内部环境严重恶化,造成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效益,挫伤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大大制约了辣椒的产业化发展。”针对这一难题,张瑞芳数次深入种植基地开展调研,掌握种植模式和田间管理情况,通过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产业技术体系,引进国内最新最有效的产品和技术,制订出绿色综合防控方案,在种植核心区开展试验示范,并定时做好防治效果的调查研究,筛选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案,制订了市级地方标准《辣椒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规程》,年初发布实施,有效提高了设施辣椒的生产效益,为促进地方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张瑞芳通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选育出“宿州青”“清爽”“青翠”“青玉”等4个优良青萝卜新品种,在萝卜种植基地推广应用,解决了本地萝卜品种匮乏的问题。她还主持选育甘蓝品种1个,豇豆品种1个;参与选育胡萝卜品种9个、乌塌菜品种2个、甘蓝品种3个、辣椒品种1个、西瓜品种2个、非洲菊品种2个;主持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宿州市地方标准1项;参与制订、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4项、宿州市地方标准3项;参加科技部星火计划、行业专项,省、市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市级科技成果5项。张瑞芳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获第八届淮海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年她被选为市“巾帼科技助农服务团专家组成员”。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团队成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对蔬菜种植技术开展指导、培训。”今年第一季度,张瑞芳到蔬菜种植基地开展瓜类的线虫病防治,土壤的盐渍化治理,棚室病虫害“弥粉法”防治技术的应用,“低温诱抗”技术的推广应用,蔬菜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的咨询等服务20余次。近期,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无法到达现场服务,她就开展远程技术指导。“特殊天气来临之前,我们会利用手机短信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