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信息白露凝霜菜心甜
初冬时节,寒意阵阵,但西流河镇鄢沟村蔬菜种植基地暖意融融。
12月7日清晨,白露凝霜,菜农张相金合上棉衣、套着罩衣,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收摘、分拣、过称、装车……从11月份开始,他这里每天运出包菜2千斤,红菜薹2千斤。
“按照村里规划种植的蔬菜,种类全、产量高、品质好,仅销往武汉及周边市场,都将持续到春节前后。”正在帮忙称重的村支部书记胡胜勇谈起村级蔬菜产业,心里很是畅快,“我们现在是蔬菜专业村,亩均一季纯收入能达到2千元以上。”
今年70岁的张相金是村里贫困户,与老伴彭友姣守着10亩地,照顾着有智力障碍的小儿子。去年以来,市血防办精准扶贫队与村干部筹划产业扶贫,对全村62户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开始有针对性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
“你有蔬菜种植的经验,咱们就围绕蔬菜产业做文章。”经过与扶贫队反复商定,张相金决定靠种植蔬菜脱贫。在扶贫队的帮扶下,张相金在村里流转土地亩,建起了大型蔬菜专业基地。
“贫困户积极脱贫,我们就要保证他们‘不愁种、不愁销’。”扶贫队负责人介绍,为了给贫困户脱贫信心,还专门联系了农业方面的能手全程实施“技术指导”,统一提供良种、化肥、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在张相金的带动下,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亩,市场前景看好。今年,扶贫工作队还组织了31家贫困户,规划土地亩种植黄蜀葵,并成立了鄢沟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们村的蔬菜种植产业搞得这么好,能不能让我也帮着销售。就是没本钱,有点犯难!”看到村里产业搞得热火朝天,一组贫困户郑福祥坐不住了,他主动找到扶贫队,希望能帮忙贷款,靠“收购”老手艺赚钱。
原来,腿脚不便的郑福祥擅长收购,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小打小闹”。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多次与市邮政储蓄银行沟通,最终帮助其解决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让他专门负责全村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
“我们计划在现有蔬菜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一些紫甘蓝、食用紫薯等新品种。”胡胜勇说,村里准备带动更多贫困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向“特、精、高”转变,向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等有机蔬菜市场进军,实现脱贫致富。
来源:仙桃日报记者刘贤双
编辑:西轩
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