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地老虎rdquo怎么治

  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 http://pf.39.net/xwdt/171020/5777822.html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切根虫亚科的幼虫,俗称土蚕、地蚕、切根虫等。全国为害的地老虎有20多种,山东省发生为害较重的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两种。这两种地老虎均为世界性害虫,可为害多种粮油作物、棉花、蔬菜等,尤其以棉花、豆类、烟草、地瓜、玉米、高粱、瓜类、白菜、番茄等受害最重。主要取食作物的子叶、嫩叶和嫩茎,3龄以后可将幼苗嫩茎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

(一)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暗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基半部羽毛状,端半部丝状。千翅暗褐色,环形纹、楔形纹和肾形纹明显,均镶以黑边;肾形纹外侧有1黑色楔形纹,与与亚外缘线内侧的2个黑色楔形纹相对。后翅淡黄白色。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37~50毫米,头宽3~3.5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腹部第一至八节背面中央各有4个毛片,后两个比前两个大1倍以上。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

2.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黄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基部2/3为羽毛状,端部1/3为丝状。前翅黄褐色,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不如小地老虎明显,肾形纹、环形纹和楔形纹很明显,各具黑褐色边而中央为暗褐色,后翅灰白色。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33~43毫米,头宽2.8~3.0毫米,黄褐色。表皮多皱褶,颗粒不明显。腹部第一至八节背面中央的毛片前后大小相似。臀板暗褐色,中央有1条黄色纵纹。

(二)发生规律

1.生活史

(1)小地老虎。在山东年发生4代,但不能在本地越冬,春季虫源由南方迁飞而来,属迁飞性害虫。鲁南地区个别年分于2月即始见成虫,一般地区和年份越冬代成虫发生在3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与粘虫发生时间相似,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此时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农谚称“桃花一片红,发蛾在高峰”。蛾峰后4~6天即为卵高峰。4月中旬前后幼虫大量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严重为害春播作物幼苗和小麦等,是全年中为害最重的时期,其余各代发生危害较轻。。1~3代成虫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最后一代成虫即向南迁飞,至11月上旬绝迹。

(2)黄地老虎。在山东每年也发生4代,以3-6龄幼虫和极少量蛹在土下2~15厘米处越冬。每年小麦返青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开始化蛹,盛期为4月中、下旬,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发蛾期,盛期为5月上、中旬,比小地老虎约晚发生1个月。4月底至6月下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为害最为严重,此时主要为害麦套棉、烟草、大豆、花生、玉米、地瓜和蔬菜等。第二、三代发生量很少,仅在局部地块为害玉米和地瓜等。第四代幼虫在麦田、菜园发生较多,至11月中、下旬潜入土下越冬。

2.生活习性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于草丛和土缝等隐蔽处,傍晚7时至凌晨5时进行取食、交配和产卵活动。有趋光性,对黑光灯和双色灯趋性最强。还有趋化性,尤其对发酵的酸甜气味和萎蔫的杨柳树枝气味有较强趋性,喜食各种花蜜。小地老虎产卵量为单雌一般产粒左右,卵产于田间干草棒、须根、土块或幼苗的子叶和真叶背面:黄地老虎的产卵量单雌一般为~粒,卵多产于田间的草棒、须根、土块、芝麻、苘麻及杂草上。

幼虫1~3龄昼夜取食,由于食量小,不易被发现。4~6龄则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土中,夜间出土为害,将幼苗齐地咬断、蚕食,清晨则连茎带叶拖人穴中继续取食。幼虫有假死性和自相残杀习性。对泡桐叶有一定趋性,可利用来诱杀幼虫。

防治方法

凯耀快打

杀虫“快”一步“打”虫更彻底

[产品特点]:

1、速效:具有触杀、胃毒作用,2小时击倒,10小时死亡,速效出众。

2、广谱: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玉米黏虫、菜青虫、小菜蛾、

瓜绢螟、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

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地老虎等高效。

3、高渗:JANSU助剂,快速溶解害虫体璧,渗透植物纤维组织,降低药液分子接触角。4、高效:水基化剂型对作物安全不伤菜。

[产品规格]:50毫升*瓶亳升*40瓶

(产品使用技术及方法]:稀释倍液,均匀喷雾。

[适用作物]:

甘蓝、花椰菜、白菜、萝ト、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豆类、茴香、韭菜、菠菜、芹菜、胡夢卜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z/9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