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甘蓝高产种植技术讲座
春季甘蓝高产种植技术讲座
本试验采用晚秋/初冬,春季保护地育苗,春栽,夏初收获的方法。华南地区采用晚秋/初冬露地育苗,当年冬栽,夏初收获的方法。
I选种
无论南北,春白菜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只要气温偏低,则植株极易受低温影响,渡过春芽,造成成熟不足,丰产不丰收。因此,必须选用冬性强,早熟,高产的杂交种。在秋末冬初播种的时候,要选用鸡心型、牛心型和黄型型。平头的,比如冠州。如选用京早熟、丹青早熟和小白嘴等圆头品种,则应延迟到翌年早春播种。
II.种小树苗
春甘蓝是中国南部地区秋冬栽培的蔬菜,翌年春天采收。华北地区适宜秋播春季播种,植株可在大棚内越冬。生长于东北、西北及华北等耐寒地区,春季播种为主。春甘蓝因长期低温胁迫,定殖后发生苔病,影响其产量与品质,除了选育新品种、新品种、新一代外,还需组织合适的播期。适宜的播期有利于控制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一般地说,播种时间越早,越冬苗生长越旺盛,出苗越早,出苗率也越高。而迟播则表现出较弱的越冬苗生长,提早形成苔草。结果表明,随着越冬苗年龄的增加,苔草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适宜的播种时期,既可使苗木有较大的生长空间,又可提早成熟越冬,但又不会超过春季萌发的生理年龄。总之,春甘蓝的播种方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以及品种的越冬特性而定。秋季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到11月,在1月下旬到2月中旬。
甜菜按每公顷3~5平方米播种25~50克为宜。播种前将种子放入2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浸种。发芽温度在20-25℃左右,胚根穿破种皮(白色)后即可播种。播种后要保持播种面的温度,北方气温较低时,要及时盖好地膜,以利于出苗,出苗后及时放风降温。
目的是培育健壮的秧苗,也就是那些还没有度过春天萌芽期的大苗,有6-8片叶。壮苗应以茎粗,下胚轴短,节间短,色泽深,根系发达,定植后可快速保留再生,成活早,对逆境和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春甘蓝在越冬前先进行初检,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越冬期间严格控制生长量,防止出现冬苗和冬苗现象。因此,在移植过程中,要对肥水、浇水和床温进行适当的控制。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尤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白天10-15度,晚上0度左右),待来年气温转暖时,及时移栽,提高床温(15-20℃)。同时,要适量施肥、浇水,促进苗木生长,预防或推迟未经处理的藓类发生。这叫做“控制在先,鼓励后”的管理。在南方,冬至春白菜在定植前要进行露地培土,以防止幼苗徒长,在定植前要进行一次移栽,防止栽植过大苗,造成越冬苗徒长,并控制其生理龄下苗。
春甘蓝播种时间短,对高温(白天15-20℃,晚上6℃)及良好的肥料供应是促进大白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播种的时候,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可以分1-2次移植。
春甘蓝无论什么时候播种,在播种前都要降温,尽量降低温度,使之不受冻,以适应田间环境。
III.培养
大白菜只有在5℃以上才能生根发芽,而地上部则需10℃左右才能生根发芽,因此,适当的提早栽有利于地下茎的生长。但过早定苗,室外温度偏低,移栽时间长,植株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容易超春芽抽苔;过早定苗,虽可减少"未熟苔"数量,但延迟叶芽成熟,影响早熟高产,故日平均气温高于6℃,适宜栽植时间为华北约三月中下旬。播种时应选择无风天气,且在2-3天内无寒潮天气的情况下进行。冬至过后,南方多数地区进入冷期,栽植时间宜选在冬至之前,这样栽植的幼苗能及时发根,利于抗寒。如果在生长过于旺盛的年份过早种植,将导致“未成熟藓类”的出现。若播种时间过晚,则根系尚未恢复,霜冻即起,造成缺苗,造成冻害。栽植时,应尽可能使根球健壮,以减轻对根的伤害。密植早熟品种株左右,高温品种-株左右。
春甘蓝在定植初期由于外界温度偏低,易发生晚霜、紫苗等现象,这些现象与花青苷的积累有关。早春低温环境下,根系损伤,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导致磷缺乏,碳水化合物做功受阻,导致花青苷积累出现紫苗。现紫色苗势可持续15-20天,由紫苗转绿是缓苗期的一个好标志,在栽培中应采取措施尽量缩短紫苗期。
IV.经营农场
定植后应及时浇水,以延缓早春低温冻害和晚霜冻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同时,在定殖大田,每亩施尿素15公斤基肥,以增强幼苗抗寒性,加速出苗。然后,除了浇水以外,还要慢慢的浇水,浇水不能过多,要经常中耕。幼苗出土后进入莲座期,此时根系已完全恢复生长,吸收能力提高,同化面积快速扩大,心叶分化加速,需要进行充分的水肥管理。莲座期为保证植株健壮,不结球,促进心叶分化,在莲座期应晚灌水,然后再浇10-15天。当幼苗生长旺盛,蜡粉厚度明显增加,心叶开始结块的时候,要停止蹲栽,用20公斤尿素水冲洗促球。
春甘蓝生长速度最快,占整个生长期养分总量的70-80%,需肥量最大,早熟品种应结合浇水追1-2次,中、晚熟品种追2-3次,每亩追2-3次大苏尿素或复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