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的种植技术

 

结球甘蓝的种植技术

结球甘蓝为甘蓝的一个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的一、两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被粉霜。也叫卷心菜、大头菜、莲花白、洋白菜等。中国东北地区俗称大头菜。云南俗称莲花白。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喜温和凉爽的生长环境,属于较耐寒的蔬菜,但不耐炎热,甘蓝适应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存、运输。结球甘蓝主要食用为叶球,甘蓝叶球质地翠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D和磷、钙等。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炒食、煮食、泡制食用等。经常食用甘蓝可润脏腑、益心力、清热止痛等。据了解甘蓝含有锰、钼两种微量元素,因而是一种保健蔬菜。1.选择品种

结球甘蓝在云南地区可周年生产,云南地区多采用露天栽培。结球甘蓝品种多,适应性广,可根据播种地区、时间和市场行情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如近两年产品上市可观的时间段为2月至3月,10月至12月。

云南地区春季可选择中晚熟品种京丰一号,还可以选择露地越冬栽培且不易先期抽薹的早熟品种春丰和争光,秋季可选择中晚熟品种京丰一号,也可以选择耐根肿病的中晚熟品种西园6号,夏季可选择耐热品种夏光。

2.播种前准备2.1育苗方式:可选择露地育苗方式,但要注意防雨、防虫、遮荫。

2.2用种量:每亩用种50克。

2.3种子处理:播前一般放阴凉处风干,禁忌曝晒。

2.4种子消毒:

2.4.1每克种子用1.5克漂白粉(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将种子拌匀,置容器内密闭16小时后播种防黑腐病,黑斑病。或用种子重量0.3%的47%加瑞农可湿粉拌种防黑腐病。

2.5育苗床准备

床土配制:选用近三年来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园土与充分腐熟的过筛圈肥按2:1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加N:P2O5:K2O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公斤拌匀。将床土铺入苗床,厚度10厘米—12厘米。

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用药8克—10克与15公斤—30公斤细土混合,播种时2/3铺于床面,1/3覆盖在种子上。

2.6播种

播种期:早春甘蓝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春甘蓝2月上旬至3月上旬,夏甘蓝3月中下旬,秋甘蓝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方法: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细士(或药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覆土0.6厘米—0.8厘米。

3.苗期管理3.1温度: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甘蓝的幼苗必须在℃通过春化,然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结球期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应在17℃左右,有利于叶球的形成和生长。

3.2间苗:分苗前间苗1~2次,苗距2厘米~3厘米,去掉病苗、弱苗及杂苗,间苗后覆土1次。

3.3分苗:当幼苗两叶1心时分苗。按10厘米行株距在分苗床上开沟,座水栽苗或直接分苗于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内。

3.4分苗后管理:缓苗后锄划2~3次,床土不旱不浇水,浇水宜浇小水或喷水,定植前7天浇透水,并进行低温炼苗。露地夏、秋季育苗,气温太高可采取浇水、遮荫等方法降温。要防止床土过干,同时防暴雨冲刷,及时排除苗床积水。分苗后要适当遮荫,有条件可扣20目~30目尼龙纱防虫。

3.5壮苗标准:植株健壮,株高12厘米,茎粗0.5厘米以上,6—7片叶,叶片肥厚腊粉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注意事项:苗龄达到6叶或茎粗0.6厘米时避免15℃以下低温,以防春化抽苔。

4.定植4.1整地施肥:采用平畦或半高畦覆膜栽培。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吨,氮肥(N)4千克(尿素8.5千克),磷肥(P2O5)5千克(过磷酸钙42千克),钾肥(K2O)4千克(硫酸钾8千克)。

4.2定植期:早春甘蓝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春甘蓝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夏甘蓝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甘蓝7月下旬至8月上旬。

4.3定植方法:按行株距要求开沟,座水栽苗,或培土后立即浇水。地膜覆盖的挖穴座水栽苗。结合浇定植水时,可用磷酸二氢钾0倍液加保得生物液肥0倍液灌根,促生根、保苗、苗匀苗壮。

4.4密度:早熟种株—株,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中熟种株—株,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60厘米);晚熟种株~株,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60厘米)。5.定植后管理

5.1缓苗期:定植后4~5天浇缓苗水,随后中耕结合培土1~2次。适宜的温度白天20℃~22℃,夜间10℃~12℃。

5.2莲座期(即早熟种2轮约16片外叶,中晚熟种3轮约24片外叶时):平畦不覆膜栽培,通过控制浇水而蹲苗,早熟种6天~8天,中晚熟种10天~15天,结束蹲苗后要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肥(N)5千克(尿素10.5千克)。半高畦地膜覆盖栽培不用蹲苗。适宜的温度白天15℃~20℃,夜间8℃~10℃。

5.3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施氮肥(N)3千克(尿素6.5千克),钾肥(K2O)2千克(硫酸钾4千克)。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以免裂球。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温度不宜超过25℃为宜。

6.病虫害防治6.1软腐病

甘蓝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发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在菜株上造成伤口;避免连作;实行深沟窄畦栽培,注意排水。早期发现病株,连根拔除,将其深埋,病穴用石灰消毒。及早彻底治虫。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制止病害蔓延:链霉素;或用抗菌剂“”0.5千克加水~千克喷雾;或敌克松原粉0.5千克浇根。后期药剂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粉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粉倍液。发病初期交替喷施药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6.2黑腐病

外叶或叶球基部先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后软化腐烂,产生恶臭味。田间主要症状有多种:有茎基部先腐烂,外叶萎蔫,叶球外露;也有外叶边缘枯焦,心叶顶部或外叶全面腐烂,当天气转晴干燥时,腐烂的叶片失水呈薄纸状。高温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1.治虫防病: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减少虫伤。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整治排灌系统,深沟高畦种植,实行配方施肥,忌偏施过施氮肥。3.药剂防治: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倍,或新植霉素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喷施与淋施相结合,隔7~10天喷1次,连施3~4次。

6.3病毒感染

苗期染病,叶片产生褪绿近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后整个叶片颜色变淡或变为浓淡相间绿色斑驳。成株染病除嫩叶现浓淡不均斑驳外,老叶背面生有黑色坏死斑点,病株结球晚且松散。种株染病、叶片上现出斑驳,并伴有叶脉轻度坏死。前期注意防治虫害传播病毒病,感染病毒病初期可喷施20%病毒K倍液,或用1.5%植病灵乳剂~0倍液、83增抗剂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控制或减轻病害发生。

生理性病害:结球初期、中期,叶缘变褐、腐烂,是由过量施氮肥引起钙素缺乏导致的。

6.4霜霉病

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2.2%普力克水剂~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交替、轮换使用,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5小菜蛾

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化学防治:可使用的药剂很多,包括:25%(或30%)灭幼脲1号(或3号)~0倍液,华戎一号或50%二嗪农乳油1倍液,5%抑太保乳油倍液,5%卡死克乳油倍液。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进行,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3~5次。

6.6甜菜夜蛾

诱杀防治: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药剂防治:24%美满SC~倍;15%安打SC~倍;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和一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施药时间应为早晨和傍晚,喷药要均匀周到,植物叶正反面要充分着药。该虫抗药性强,因此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夜蛾具有杂食性和暴食性,施药时应均匀周到,重点喷叶背及心叶。夜蛾具有昼伏夜出习性,防治应在傍晚进行。高温干旱季节防治夜蛾应加大用水量,交替用药,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6.7斜纹夜蛾

诱杀: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和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药剂防治:施药应在傍晚进行。药剂可选用5%锐劲特1~倍、10%除尽悬浮液0~1倍、15%安打悬浮液、倍,5%抑太保和5%卡死克0~1倍喷雾防治。

6.8菜青虫

生物防治:可采用细菌杀虫剂,如国产Bt和青虫菌六号液剂,通常采用~倍稀释浓度;药剂防治:可采用2.5%的保得乳油倍液,5%的锐劲特悬浮剂0倍液等;还可采用如灭幼脲一号或三号,20%或25%的胶悬剂~0倍液。但此类药剂作用效果较慢,通常在虫龄变更时才使害虫致死,应提早喷洒。各农药品种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6.9蚜虫

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3%啶虫脒倍液,天防治一次,连续次。

7.采收叶球紧实度达到八成时即可采收,上市前去掉外叶,可喷倍高酯膜,防止叶片失水萎蔫,而后按球大小分级包装上市,提高甘蓝的商品性。

出口标准:出口甘蓝外观要求每棵甘蓝重量在1.5至3公斤之间,形状呈圆球形,颜色翠绿,有光泽,叶球紧实,不易裂球。一般要求甘蓝中不能含有国家禁用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毒死蜱等。不能含有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等。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无公害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并在采收时做好分级,提高甘蓝的品质,达到出口标准。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xg/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