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西人超市那些你不认识的怪乱食材,也
欢迎下载人在温哥华手机客户端(IOS/Android)
温哥华最火的本地信息平台
很多人来到温哥华,在吃喝问题上,大多避免不了有自己动手的时候。温哥华虽说有大统华、佳廉、丰泰等中国超市,但偶尔由于出行等原因,只能就近去地道的西人超市。西人超市虽大,但好像可供中国人选择的食材很少。其实不然。借着这个机会,小编今天想给大家科普科普,如何找到西人超市中隐藏的“中餐好帮手”。
调味料
想吃出中国风,就要选对调料。在Walmart,Superstore等大型北美超市,Asian专区一般有一到两排货架,里面会有一些宫保鸡丁酱,李锦记辣椒酱,烤肉酱,泡菜,中式炖鸡药材包等非常特定的调味料。这部分属于送分题,小编不再多说。
一般越美式的超市,调料越是多,一应俱全,英文看得眼花,是不是根本没有能给中餐用的?当然不是,比如说ChineseFiveSpicePowder---这不就是五香粉嘛!
还有BayLeaf,就是中国人用的香叶,炖肉神马的妈妈再也不担心了。
Cumin就是孜然啦,有孜然粒(CuminSeed)也有孜然粉(GroundCumin),有了它们就可以直接在家烤肉串了。
想要辣椒粉?CayennePepper就是你的好帮手。
Clove丁香也是常见的中国调料,姜粉GingerPowder蒜粉GarlicPowder也明明白白躺在货架上。
芝麻SesameSeed也可以在这个区域找到呢!
想要干辣椒,虽然完整的有时没有,但是ChiliFlake打碎的辣椒片还是有的嘛!八角(Star)Anise也会偶尔出现在货架上。
如果没有,就用非常常见的Aniseed来替代一下吧,虽然它俩看上去不一样,但是Aniseed就是磨碎的八角里面的籽~
花椒是SichuanPeppercorn,有的大型美超也会有,如果没有也可以偶尔用整颗的BlackPeppercorn代替一下。
西人超市的“桂皮”Cinnamon其实是肉桂,长得蛮像,但是跟国内炖肉用的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既然有些美国人炖肉也要用它,你想试试也无妨嘛。
罐头
常见的中国香料都解决了,咱们来讲讲不是很受人待见的罐头食品。很多人主张吃新鲜食材,但不得不承认罐头还是很方便而且选择也非常多。西人超市中最常见的罐头有:肉类罐头、水果罐头、蔬菜罐头等。
玉米粒Corn罐头,配上松子就能做松仁玉米了。
还有罐装荸荠WaterChestnut卖——狮子头里面加的就是这货,才会口感那么好的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非常接近中餐口味的酸菜Sauerkraut(通常装在圆胖玻璃罐里面),虽然切得细细的,但是味道可是非常像,炖个白肉呀,加个粉丝啊,包个饺子呀都是快手好选择。
主食
说完罐头,还可以讲讲主食。的确,一般除了Asian那边会见到亚洲的米,超市里别的主食好像都是面包甜点之类的了(还通常不怎么好吃),但是别担心,很多国家的主食跟中餐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例如勤劳勇敢的墨西哥人们,他们的卷饼Tortilla就是百搭之王,如果你足够幸运,在冷藏柜有UncookedTortilla(生墨西哥卷饼)卖——那恭喜你,别犹豫了,买来直接做韭菜盒子,完全省掉和面的过程了。
面包糕点区的墨西哥Taco饼是已经成熟的,可以用来做老北京鸡肉卷。卷起来,吃吧!
还有像中国人一样热爱美食的意大利人民,他们的意大利面可不是仅仅用来配番茄面酱的。炒点肉丝炒点蛋炒点菜炒点豆芽(豆芽一般在香草区会卖的)再把煮好的意大利面加进来一起炒炒,简直就是国内楼下老大爷做的中式炒面!
蔬菜
西红柿芹菜西兰花这些中西通吃的蔬菜,本文志不在此,把怪怪的西人蔬菜做出故乡的味道,才是一个吃货深深的执念。
罗勒(Basil)
这个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去吃越南米粉时每次都能见到的标准配置,紫茎的生泰国罗勒(ThaiBasil)直接入牛肉汤的吃法,可能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太接受。罗勒的香气浓烈,应该属于爱者极爱,恨者极恨的类型,然而它的另一个名字是九层塔,原本是台餐三杯鸡的重要调料。
做传统红烧的时候可以放一些,罗勒的清香在酱汁的调和下不再那么突兀,也使得口感厚重的肉类多了一份清新。
球茎茴香(Fennel)
大家对茴香这种食物并不陌生,很多北方家庭喜欢用茴香做饺子馅。然而茴香的根就是它:
根部长得像一只葱头,西人基本都拿来做Salad,也可以做中式的清炒、凉拌、拌馅等。
欧芹(Parsley)
欧芹是放在蔬菜冷鲜处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中餐里的香菜,实际上,欧芹的样子也跟香菜差不多,如果买的时候不拿起来闻一闻,很容易搞错。
欧芹的味道没有香菜浓烈,经常作为烤肉,意面,海鲜的主要调味品。一种做法是用欧芹和白酒烩青口(mussel),经典的法国和比利时菜品,味道有点像在北戴河的蒜蓉蒸蛤蜊,做法也很简单。欧芹蒜末洋葱入油炒香,倒入白葡萄酒(调料区的cookingwine即可,无需好酒),贻贝或者蛤蜊入锅,焖熟至开口即可。
韭葱(Leek)
一只以为这是大号的大葱!实上虽然它们长的很像,但它其实叫韭葱!欧洲在古希腊、古罗马时已有栽培,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传入中国,它是介于青蒜苗和大葱之间的植物,味道也相似。
如果喜欢吃蒜苗炒腊肉,又很难在加拿大的超市找到蒜苗,就可以用它来代替。用韭葱炒回锅肉与香肠都还不错,猜想做包子饺子应该跟猪肉大葱馅儿类似,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以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不过不要忘记处理时摘去根部和老叶,以免口感过老。
孢子甘蓝(brusselssprouts)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以为它是迷你版的包心菜,问过之后用英文检索才知道这种小圆白菜叫做“孢子甘蓝”。加拿大超市里甘蓝的变体众多,大多数味道平平,这种小球的口感最嫩。你以为它们也是这样一颗一颗的长在地里么?其实它们是像树上结出的果子那般。
孢子甘蓝的小叶球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居甘蓝类蔬菜之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甘蓝类大多数都需要先加少量油盐焯水,一方面去掉苦味,一方面保持叶色翠绿。然后改刀,用培根油炒即可。西式吃法,或拌成沙拉,或烤后当做配菜。
羽衣甘蓝(Kale)
这种菜在维基百科中有两个中文名称,文艺版叫“羽衣甘蓝”,而另类版叫做“无头甘蓝”。作为减肥明星食品,近几年甘蓝汁清肠饮食在北美受到大力推崇,甚至有研究开始讨论过犹不及的问题。不过这菜的口感实在不能说鲜嫩,除了油炒,拌沙拉的话务必要焯熟,然后加入油醋汁,或者如图中所示的油浸海鲜,才能缓解青涩的口感。
莙荙(JūnDá)菜(Chard)
莙荙菜属于藜科甜菜属,实际上就是甜菜(Beet)的叶子,它的近亲,买回家用蒜爆炒,口感介于菠菜和木耳菜之间,比菠菜略老,没有木耳菜那么滑,总体来说是可以经常吃吃的正常蔬菜。
甜菜(Beet)
甜菜在国内似乎主要用于制糖,还记得中学地理课讲到我国北方制糖多用甜菜,南方制糖多用甘蔗,少有见到直接食用甜菜的。
加拿大超市中甜菜根单独出售,烤或煮后直接吃或者拌沙拉都不错,另外凉拌,腌制,和水果混合榨汁都可以。口感上甜蜜中有点土味可能是唯一需要注意的。
大黄(Rhubarb)
你以为它是红色的芹菜而已?其实它完全不是,并且有一个与它颜色完全不符的名字——大黄!
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在北美,大黄多用于甜点,因其味道酸,西式做法多用于制成果酱拌酸奶,或者作为水果挞的馅料。
其实,它可以作为山楂的完美替代品。切块后加少量水熬煮,加入冰糖调整到喜欢的酸甜程度,煮至完全融化后加入吉利丁或者其他定型剂冷藏,就制成了大黄版山楂糕。放一点儿枸杞,成型后再浇一点儿桂花蜜或者柚子蜜,正是中式甜点的温婉清凉。
欧防风(Parsnip)
这可不是什么大萝卜,它叫欧防风。简单做法是削皮后切条入烤箱,不用蜂蜜或糖就有烤红薯干的感觉,比胡萝卜甜不少。作为爱尔兰炖菜(IrishStew)的常用根茎,拿来炖排骨也不错。
第一次处理时,下刀的感觉有点像加拿大买不到的茭白,于是就突发奇想和肉丝青椒丝合炒,口感竟然很相似,只是比茭白甜得直白。目测可以比土豆丝更加合格地替代鱼香肉丝里的笋丝,像油焖茭白那种浓油赤酱的甜口做法应该也可胜任。小编曾因为将其错当为萝卜而买来炖汤,结果肉汤意外的鲜美。
最后,希望大家自己多发挥创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简直就是完美的人生信条!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悦食记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