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涝后谨防设施蔬菜病害大流行
导读
国庆期间持续时间较长的不间断降雨给我省设施蔬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雨后设施蔬菜生产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该如何防止雨涝后病害的发生流行。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研究员、山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山西农科专家赵晓军就雨后设施蔬菜病害防治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希望菜农在雨后能更加精细化管理,科学防治好蔬菜病害。
▲赵晓军研究员指导菜农病害防治
问
赵老师您好,今年国庆以来的持续降雨对大棚蔬菜造成了哪些影响?
在国庆期间,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不间断降雨,许多设施蔬菜区降雨量多达毫米以上。地势低洼的温室大棚多被雨水浸泡,造成毁棚。一些没有被雨水浸泡的设施,由于连续雨天使空气和土壤长期潮湿,日照严重不足,通风不良,光合作用差,蔬菜表现出叶片薄、营养不良、抗逆性差、根系抗性差等问题,尤其是连阴雨给各类蔬菜病原物的侵染为害创造了机会,造成蔬菜喜湿性病害大发生,导致减产。
答
▲被雨水浸泡的蔬菜
问
常见的蔬菜喜湿性病害有哪些,主要特征是什么?
常见的喜湿性病害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种是喜湿性真菌病害。喜湿性真菌病害一般易出现病斑且病斑较大,尤其在湿度大时,病斑上病症(包括轮纹状斑、黑色斑、霉层、粉状物、黑点等)形成十分明显且流行快,如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降雨同样可造成土传病害大流行,如蔬菜类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
第二种是细菌性病害。一般大的降雨连阴均易造成细菌性病害的流行。细菌性病害的总体特征是病部有腐烂、斑点、溃疡现象,但无明显附着物。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往往有溢脓,这是其他病害所没有的现象。危害植株叶片时,常沿叶脉或从叶缘开始,病斑多角形,对着阳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点状,病斑处可见菌脓,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植株根、茎腐烂,用手指轻按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如甘蓝软腐病。病部溃疡或有小突起瘤,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如番茄溃疡病。
答
问
防治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各种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答
问
雨后在栽培管理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应通过高畦深挖的方法进行蔬菜种植,地下水位要降低,避免下雨后出现积水,保证畦面土壤的通风性,如有积水应疏通沟渠、及时排水。遇到像连阴雨天这种恶劣天气,需要精细化管理,及时整枝打杈,将多余的叶片打掉,一方面减少营养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湿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一旦发现有发病严重的叶片、花、幼果等,一定要及时摘除,包好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不要嫌麻烦,否则留有大量病残体,容易引起病害大面积发生;切记不要过多浇水,在地下部位,由于连续的低温寡照,会导致土壤温度降低,根系活力下降,如果浇水较多,可能出现沤根或者烂根现象。
答
▲菜农在排出棚内积水
问
如何通过调节温湿度和光照创造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呢?
要尽可能地根据当时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采用生态防治措施,适当进行通风换气,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展而有利于蔬菜生长。在下雨之前,要及时关闭温室大棚通风口,防止雨水以及雨滴溅起的泥点携带病菌侵染蔬菜,引起一些土传病害如枯萎病的传播。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最好在大棚的放风口处设置挡雨膜,既能防止雨滴落到蔬菜叶片上,又不妨碍下雨时大棚通风。有条件的要进行人工补光,棚内采用补光灯,作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最强,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性。
答
▲雨后受灾的大棚
问
遇到阴雨天气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在阴雨天,气温偏低,蔬菜在根系吸水吸肥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菜农可直接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配合中微量元素叶面肥,防止叶片早衰。天气转晴后,菜农应在植株长势恢复正常后及时灌养护根肥料,例如氨基酸类肥料,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答
问
在药剂防治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蔬菜上常见病害的防治药剂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切记不可盲目用药,盲目用药不仅使作物生长环境湿度升得更高,还可能引发蔬菜药害。在施药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棚室内湿度高低而选用合宜的剂型和施药方法,尽可能使用新型植保机械,如粉尘机、烟雾机等,降低用水量和用药量。如果进行病害预防的话,可以考虑使用烟剂,由于烟剂使用简单,不增加湿度,而且药剂相对分散均匀,适合连阴雨天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