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知识点汇编4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奇思解教学”,再点击“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含义
理论上,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原因
某种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未表现而分化的原因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技术
手段
组织培养
含义
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步骤
详见图解2-1-1
实验
详见表2-1-1
体细胞杂交
设想
“番茄-马铃薯”植株(因不同的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用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不可能得到二者的杂种后代。)
步骤
图2-1-2
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原因
细胞壁阻碍着细胞间的杂交。
方法
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诱导融合
方法
物理法
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
—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
原理
膜的流动性
再生细胞壁,得到杂种细胞
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
含义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意义
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
成果
培育出烟草-海岛烟草、胡萝卜-羊角芹、白菜-甘蓝等种间或属间杂种。
问题
目前还不能让杂种细胞完全按人们的需要表达亲代优良性状。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植物
繁殖
微型繁殖
技术
含义
把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叫做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特点
可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成果
详见教材相关内容
作物脱毒
产生原因
马铃薯和草莓等无性繁殖的作物感染的病毒易传播给后代,经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方法
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
特点
用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成果
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和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获得成功。培育出的马铃薯增产约50%以上。
人工种子
产生原因
不少树木需要生长数年后才能结出种子;一些作物优良杂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常规种子的生产会受到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且占用大量土地来实现制种。
含义
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成果
详见教材相关内容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单倍体育种
常规育种
的局限
常规选育出一个可以稳定遗传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一般要经过5~6年的连续筛选。
方法
通过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图2-1-1组织培养的流程:
表2-1-1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实验原理
植物体的根、茎、叶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生成胚状体或丛芽,进而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证明了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形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实验目的
1.尝试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
2.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材料用具
胡萝卜根(或烟草叶片、小麦花药、菊花花瓣等)、经过灭菌的培养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体积分数为20%的次氯酸钠溶液、无菌水、50mL锥形瓶或大试管、烧杯、酒精灯、恒温箱、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高压灭菌锅(或普通高压锅)、滤纸、标签、消毒用酒精棉球、培养皿(或瓷砖)、解剖刀、镊子等。
方法步骤
材料处理
取材
将胡萝卜根用自来水充分洗净,削去外皮,并切成段(约10cm)。用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上将胡萝卜段用酒精溶液消毒30s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制作
外植体
用无菌的滤纸吸去胡萝卜段表面的水分。然后,在消毒瓷砖上,用无菌的解剖刀将胡萝卜段切成1cm厚的横切片,再选取有形成层的部位,切取1cm3左右的小块。
接种
将胡萝卜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上,用锡箔纸封盖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然后,在培养瓶上贴上标签,写明材料名称、接种日期和小组号。
培养
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23~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4d后,检查培养材料的污染情况;14d后,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然后,在恒温箱中继续避光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定期观察和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再分化形成试管苗
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就可以诱导出试管苗。
移栽
将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讨论
1.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2.在本实验中,切取胡萝卜块时强调要切取含有形成层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请思考一下,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是否也能培养成小植株,你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3.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并与同学交流。
图2-1-2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