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节后全国菜价随大流涨多跌少甘蓝
在正常情况下,北京菜价的最高点一般出现在春节前后,这是季节性上涨与节日效应叠加的正常表现。春节过后,菜价一般会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今年春节期间的价格走势就符合这样的规律。但是,进入本周(2.11-2.15)以后,菜价下降的趋势戛然而止,不降反升,以至于周环比出现反弹。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实际上与近期天气变化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近期气候反常的表现有2:
1、“六九”的气温低于“三九”。气温偏低,导致蔬菜的生长速度缓慢,产量下降,高于趋紧,拉动价格上涨。这种天气过程以前也曾经出现过,有农谚为证:“三九不冷六九冷,六九不冷倒春寒”。所以,三九时候气温偏高不见得是好事,会导致六九时候菜价反弹或者3-4月份价格反弹。
2、华中、华北的雨雪天气,导致一些高速公路出现断断续续的封闭,影响了蔬菜车辆的运输;华中、西南地区的雨雪天气也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砍收、采摘。北京地区节后的需求开始放量,而供应能力因道路运输的影响没有与需求同步增加,导致个别蔬菜供应偏紧,拉动价格上涨。
尽管近期的天气对菜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菜价进入下降区间则是正常的规律。今年菜价进入下降区间的时间有可能稍有推迟,下降的速度可能略有放缓,仅此而已。
寿光本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定基指数为.75点,较上周.14点上涨2.61个百分点,环比涨幅1.9%,同比跌幅15.7%。本周监测的10大蔬菜类别指数中,4类指数上涨6类下跌,其中上涨的类别是甘蓝类、根菜类、瓜菜类、葱姜蒜类,环比涨幅分别是17.2%、9.4%、3.9%、2.1%;下跌明显的类别是叶菜类、菌菇类、菜豆类,环比跌幅分别是6.2%、5.3%、5.0%。
附件:十大蔬菜类别指数涨跌幅图
▽
本周指数继续小幅上扬,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本周全国大范围雨雪天气仍然偏多,对蔬菜生产、运输等持续不利,加上元宵节前产地人工费、运输费以及蔬菜收购价格较高影响,菜价继续上扬;2、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市场采购需求增加;3、南方时令春菜开始上市,质量新鲜、品相好,销售价格偏高,对整体菜价拉升起到一定作用。
外省菜交易情况:本周外省菜供应量环比骤增%,交易恢复到正常水平,十分繁忙,菜价整体持续看涨。菜花、西兰花、甘蓝、尖椒、圆椒、芸豆、豆王、大葱、白萝卜、胡萝卜、紫甘蓝等大宗品种上市量分别较上周出现陡增,环比增幅均在95%以上,受此影响,胡萝卜、尖椒、圆椒价格分跌7%、7%、13%,其它品种由于需求增加、产地收购价格高等影响,价格持续上扬,环比涨幅在1%-44%之间,其中甘蓝以44%的涨幅居首,主要原因是四川牛心优质甘蓝上市,价格高于湖北品种,从而拉高了(甘蓝)整体价格。另外,胡萝卜产地开始南移,由原先的河南转向福建,价格相互冲击,跌幅7%。而椒类、豆类中交易量很小的线椒、辣妹子、苏椒、麻椒、红椒、白豆、油豆、扁芸豆、豆角等品种也有明显增多,增幅40%-%不等,大部分价格依旧坚挺,呈现上扬走势。
本周储存类蔬菜随着假期结束,交易也恢复正常,主销品种红南瓜、葱头、大冬瓜、土豆进场量大幅增多,除红南瓜、土豆价格浮动较明显外(涨幅28%、21%),剩余三个品种波动不大。此番红南瓜价格上涨与产地海南频繁降雨有关,土豆则是鲜土豆的上市拉高了其交易价格;交易量小的品种蒜苗、香菇、娃娃菜、上海青、油麦菜、莴苣、长茄等同样增多,增幅3-5成不等,价格随大流涨多跌少;周初起云南、福建的鲜土豆、鲜蒜头、西红柿等时令春菜开始上市,交易状态良好,售价偏高,后续伴随气温升高,供应量会继续增多。
本省菜交易情况:本周省内菜进场货源明显增多,交易也变得繁忙,供应量环比增加82%,菜价涨跌不等。本周菠菜、青萝卜、芹菜、地瓜、西葫芦、贝贝南瓜、蒜苔等上市量较大的品种来货量普遍显着加大,环比增幅77%-%,受供给宽松影响,各品种价格开始下滑,但跌幅收窄。库存胡萝卜随着南方鲜胡萝卜增多,陆续减少,环比减幅67%,价格下滑7%,另外,大葱也较节前减少,产地转向福建、上海等地,价格浮动平稳;上市量小的佛手瓜、山芹、山药、长茄、西红柿、生姜、小芋头等同样出现增多,价格以小幅波动为主;大白菜、蒜黄、油菜等有小量交易,价格变化不大。
下周初全国雨雪范围增多,对各地蔬菜生长仍然不利,但市场供应量会继续充足稳定,预计下周蔬菜价格指数再次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广州(2.11-2.17)本周蔬菜-周指数报.30点,环比升2.17%,周初日指数报.81点,周末日指数报.23点,周末比周初上涨3.42点,涨幅2.53%。本周蔬菜日指数呈前期上升后期稍回落走势。
本周蔬菜综合日均价为3.38元/公斤,较上周上涨3.52%,日均成交量达.89万公斤,环比上升31.74%,其中本地蔬菜日均成交量52.69万公斤,环比上升38.40%;外地蔬菜日均成交量.20万公斤,环比上升31.18%。
受节后人员回流影响,本周蔬菜交易价量齐升,蔬菜成交量大幅上涨,市场主销品种成交量如洋葱头、白萝卜、绍菜、红萝卜、土豆、西红柿、南瓜、蒜头等都有20-60%左右的涨幅;成交均价上升,叶菜类、花菜类是价格上升的主力。本周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蔬菜品种有:红尖椒、大芥菜、草菇、绍菜、芥兰、油麦菜等;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蔬菜品种有青尖椒、茶树菇、园椒、茄瓜、丝瓜、西芹等;价格基本持平的蔬菜品种有:红萝卜、莴笋、南瓜、洋葱头、土豆与西洋菜等。
全国昨天(2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61,比昨天下降0.38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0,比昨天下降0.44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84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6%;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10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3%;鲫鱼平均价格为14.08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1%;鲤鱼12.05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1%;白鲢鱼7.07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5%;大带鱼39.63元/公斤,与昨天持平。
昨天,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60个品种中,与昨天相比价格升幅前五名的是:鸭梨、西瓜、巨峰葡萄、菠萝和花鲢鱼,幅度分别为3.4%、2.9%、1.6%、0.7%和0.6%;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菠菜、莴笋、大葱、大白菜和白萝卜,幅度分别为4.0%、3.8%、3.7%、3.6%和3.4%。
往期精彩内容
满棚番茄“全烂了”....专家说是花瓣处理不好也能致病!
大棚里的番茄“太软”没人收,到底什么原因?
低温高湿灰霉病频发高发,识别防治技巧大盘点
番茄死棵太难治,农户不敢再种西红柿,到底怎么回事?
番茄死棵,茎秆腐烂,快请专家进棚来指导
番茄到底怎么才能卖个好价钱?如何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