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
朝天椒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朝天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早疫病、疫病、灰霉病、白星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疮痂病、软腐病、病毒病、沤根、日烧病、脐腐病等。
主要虫害有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茄二十八星瓢虫、白粉虱、蚜虫、茶黄螨、红蜘蛛、蓟马、蛴螬、蝼蛄、小地老虎、沟金针虫等。
朝天椒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朝天椒病虫害如何进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朝天椒生长的生态环境,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措施:
(1)把好育苗关,培育无病虫壮苗。加强苗期虫害预防,做好移栽前的炼苗,拔除病虫株,选用无虫健壮苗。
(2)合理布局茬口,实行轮作换茬,提倡水旱轮作,不与同科作物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保持田园清洁。种植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中间寄主。
(3)深翻土壤,冬耕冬灌,可消灭越冬蛹。整地晒田,合理间、套作等措施,也可以减轻虫害的发生。在椒田种植玉米诱集带,能减少椒田棉铃虫的产卵量,但应注意选用生育期与棉铃虫成虫产卵期相吻合的玉米品种。
(4)加强水肥管理,保证田间沟系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施用化肥时实行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5)及时清除田园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虫源。在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打杈,抹去嫩叶、嫩头上的卵,可有效地减少卵量。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摘除虫枝、虫叶、虫果,清除菜田残留物,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传播源。采收后及时清除废弃地膜、秸秆、病株、残叶,并集中处理,是减少虫害越冬、繁殖和传播的重要措施。
朝天椒病虫害如何进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用热力、光波、颜色、超声波、电磁波、核辐射以及其他物理因素来杀伤害虫或病原物。
物理防治技术包括设施防护,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纱,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利用害虫对灯光、颜色和气味的趋向性诱杀或驱避害虫,如黄板诱蚜、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诱杀等;高温消毒,温汤浸种,高温闷棚,高温闷(烤)棚室,有效地杀灭种子上、大棚、温室内及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等等。
所有这些措施的运用都可有效降低朝天椒病虫害的发生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朝天椒病虫害如何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病虫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如利用自然界或人工繁育的瓢虫、草蛉、捕食蝽、蜘蛛、青蛙、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抗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防治病害。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等通俗的说法。
(1)以虫治虫:充分利用天敌,在棉铃虫、甘蓝夜蛾等害虫产卵盛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灭卵;释放丽蚜小蜂或草蛉等进行捕杀白粉虱;人工饲养瓢虫、蜘蛛、草蛉等,释放到椒田中防治蚜虫。此外,陆鳌峰防治蓟马、潜蝇姬小峰防治斑潜蝇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2)以菌治虫: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蛾可用国产Bt乳剂~倍液喷施,气温在20℃以上效果好。
(3)以天然植物治虫:可用草木灰防治葱蝇、根蛆、蚜虫、金龟子等。另外,用烟草叶、蓖麻叶的浸出液能杀死蚜虫、蝽蟓、根蛆、地老虎、金龟子、小菜蛾等许多害虫。
朝天椒病虫害如何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化学农药虽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易产生抗性等弊病,但由于其具备防治对象广、防治效果好、速度快、能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是朝天椒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为保证产品的食用安全,减少残留,确保朝天椒的生产安全,在防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必须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要求,注意交替用药;及时、适时喷药,真正做到防重于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次数。严格控制用量,不得随意提高浓度,切勿重复喷药。选用高质量、雾化度高的药械,提高防治效果,杜绝跑、冒、滴、漏,减少用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