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混乱的芸薹属,之二
小剧场参见白菜的分隔线
2月21日,物种日历介绍了芸薹属作物三个分支中的白菜型,很多读者表示“看完之后更不会买菜了”。(忘记的点分隔线的“白菜”。)然而,难道仅仅一篇文章就能够书尽芸薹属在菜市场造成的混乱和伤害吗?乃义务!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该属的第二个分支:甘蓝型。
一大家子甘蓝甘蓝型的作物大抵具有这些特征:花浅黄色到黄白色,叶片蓝绿色,具有白色的粉霜,揉碎后能闻到芥子油气味,浓淡介于白菜型和芥菜型之间。这些特征继承自它们的野生祖先——野甘蓝Brassicaoleracea,芸薹属的三个野生“基本种”之一。野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大约万年前在演化上和芸薹B.rapa“分道扬镳”,至今仍是欧洲和西亚广布的野草。甘蓝型作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在欧洲育成的,它们在欧美人食谱中的地位也正如白菜们之于亚洲人。
野甘蓝。图片:wikipedia
野甘蓝是人类最早种植驯化的植物之一,但现存的甘蓝类作物都是在最近两三千年里出现的。借助历史文献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人们重建了甘蓝的驯化史,并把现代甘蓝类作物分成了七个品种群。
1不结球甘蓝品种群不结球甘蓝品种群AcephalaGroup,acephala是“无头”的意思,指这一系的甘蓝叶子不包裹成球状。人类嫌野甘蓝的叶子太小,于是本能地开始选育叶子更大的品种,最终产生了叶子大而厚的绿甘蓝(collardgreens,B.oleraceavar.viridis)和叶子严重皱褶、表面积极大的皱叶甘蓝(kale,B.oleraceavar.sabellica)。
绿甘蓝。图片:wikipedia
皱叶甘蓝。图片:plantsam.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xg/7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