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天气异常上半年北京地区蔬菜供应
今天,是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和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各地气候“不同寻常”,给蔬菜生产、销售带来很大影响。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汛期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
那么,今年异常的天气将会给蔬菜生产和供应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天,来自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的工作人员结合天气状况,帮大家梳理了上半年北京地区蔬菜供应的几个特点,希望能对下半年的蔬菜生产安排有所启示。
一、“不同寻常”的上半年
1、年初的暖冬天气
年1-4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是气象学意义上的暖冬。这种暖冬天气,对北京蔬菜供应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山东冬储大白菜一般是砍收以后码垛苫盖存放,气温偏高使其出现生热现象,缩短了储存时间。进而集中在1、2月份上市,价格相对偏低。在山东大白菜销售告罄以后,市场上销售的大白菜主要以河北地窖储存的为主,供应偏紧,价格高企。
(2)云南新马铃薯比常年提前20天上市,造成冬储马铃薯出现卖难现象。当云南马铃薯提前退市、马铃薯储存商把马铃薯送到淀粉厂以后,后续产地的新马铃薯还没有上市时,马铃薯的价格、包括冬储马铃薯的价格重新出现上涨。
(3)山东、辽宁日光温室椒类提前上市,经营海南、广东椒类的商户出现亏损,迫使他们提前退市,造成海南、广东部分椒农生产的椒类在3月份出现卖难现象。
2、3-5月份的倒春寒抬高蔬菜价格
3月中旬到5月上旬,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先后出现倒春寒天气,影响了4-6月份部分蔬菜的供应。
(1)山东青州新白菜上市期推迟,在山东冬储菜售罄以后,白菜供应出现断茬,4月份大白菜价格高企。
(2)山东晚茬马铃薯和山东、辽宁、河北大棚椒类上市期推迟,4-6月份马铃薯和椒类价格偏高。
(3)河北生产的大棚芹菜、露地花椰菜、露地莴笋上市期推迟,4-6月份花椰菜、芹菜价格高企,4-5月份莴笋价格高企。
(4)倒春寒影响了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夏季蔬菜的种植,上述地区夏季蔬菜的播种、定植的时间比往年有所推迟,进而推迟夏季蔬菜的上市期,影响到6月末、7月初的蔬菜供应和价格。
(5)此外,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内蒙赤峰的豆角类蔬菜,早茬的幼苗受冻,有可能造成夏季豆角早茬、中茬、晚茬的集中上市和集中退市,集中上市之前价格过高,集中上市之时价格过低,集中退市之后价格重新高企。
3、5-6月份北方冰雹南方雨
(1)5月份以后,海南、广东生产的鲜食花生相继退市,而连续的强降雨影响了广西花生的收获和上市。5月初,鲜食花生和鲜食毛豆的价格相同,6月份毛豆由湖北、四川供应,花生由广西供应,花生的价格比毛豆价格高出1倍。
(2)5-6月份,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了冰雹,导致甘蓝、大白菜、莴笋、架豆、鲜食玉米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4、厄尔尼诺继续“发威”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汛期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目前,南方多地暴雨频繁,北方局地高温干旱,可能导致今夏北菜南运规模扩大,
北方地区有可能造成蔬菜减产。以马铃薯为例,我国秋季马铃薯的种植基地,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干旱可能会造成马铃薯的供不应求。
二、今年蔬菜供应量适度偏紧
5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
(单位:元/公斤)
年4-6月份,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始终在高于去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其中5月份表现比较突出。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明显。月末(5月31日)涨幅较年同期上涨达到35.93%(图)。
去年夏季,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芹菜、莴笋、花椰菜、大白菜、甘蓝、尖椒、甜椒等蔬菜,供应充足,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个别品种的蔬菜地头价格甚至不足以支付生产成本,以至于去年5月份的价格到达了近5年同期的最低点。
而今年,去年滞销的品种种植面积出现程度不同减少。因此,从今年5月份开始,这部分蔬菜的供应已经表现出偏紧的趋势,市场价格也出现比较明显的涨幅。
相对于去年同期较为宽松的供应而言,今年的适度偏紧属于正常现象,有利于农民增收。总体上看,全国大陆地区蔬菜的种植面积是在逐年扩大,蔬菜的供应总量逐年增加,出现过剩或短缺的现象属于结构性的。
三、理智应对蔬菜产业的“大小年”
农业生产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以张家口为例,多年的跟踪数据表明:从年以来,张家口的蔬菜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大小年”现象。一般来讲,逢双的年份蔬菜生产比较充足,逢单的年份供应能力偏紧。今年是逢单的年份,夏季蔬菜供应有偏紧的趋势。
今年偏紧的品种有可能集中在甘蓝、花椰菜、芹菜上,其他如莴笋、白萝卜也会出现阶段性偏紧的状况。另外,张家口生产的秋季蔬菜,如马铃薯、胡萝卜也存在着减产的可能。这种现象有可能影响秋季蔬菜的整体价格。
当然,胡萝卜、马铃薯的减产,不是张家口一地造成的,包括内蒙的赤峰、河北的承德、山西的大同地区,胡萝卜都有可能减产;内蒙、甘肃、东三省的马铃薯都有可能减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影响的时间有可能会延续到明年的春季。
“大小年”的风险其实是一种市场风险,它反映的是农民生产滞后于市场变化的问题。如果不根据市场情况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那么这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就会永远受到“大小年”的影响。希望张家口地区的同行能够有所,逐步缩小这种价格的波动。
来源: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
欢迎订阅《中国蔬菜》,邮局订阅代号:82-,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