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甘蓝功效 >> 蔬菜课堂紫甘蓝

蔬菜课堂紫甘蓝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由于外叶和叶球呈紫红色,故称为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

生活习性

甘蓝属半耐寒蔬菜,喜凉爽气候。气温20~25℃时适于外叶生长。

进入结球期,适宜湿度为15~25℃。紫甘蓝抗寒力较强,能耐-5~-7℃的短时间低温。

甘蓝为长日照植物,第一年形成叶球,翌年在2~6℃的低温条件下完成春化,遇上长日照条件,就能抽苔、开花、结果。

甘蓝对水分需求多,对养分以氮肥需要量最大。对土壤的适应性虽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好。

食疗作用

克甘蓝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的数量是一个柑橘的两倍。此外,这种蔬菜还能够给人体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与维生素A前身物质(β―胡萝卜),这些抗氧化成分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并能有助于细胞的更新。它有强身健体的作用,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人的活力。

甘蓝菜是一类强身健体的蔬菜。紫甘蓝含有丰富的硫元素,这种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杀虫止痒,对于各种皮肤瘙痒,湿疹等疾患具有一定疗效,因而经常吃这类蔬菜对于维护皮肤健康十分有益。

凡是经常吃甘蓝蔬菜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满足机体对纤维素的需求。这类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及降低胆固醇水平。此外,经常吃甘蓝蔬菜还能够防治过敏症,因此皮肤过敏的人最好把甘蓝视为一道保留菜。

其中的铁元素,能够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有助于机体对脂肪的燃烧,从而对于减肥大有裨益。

甘蓝类蔬菜同药物一样,能够减轻关节疼痛症状,并且还能够防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最好经常吃这类蔬菜,并且为了防止感冒引起的咽喉部炎症,在冬春季节感冒的高发季节,也应当经常吃甘蓝菜。

紫甘蓝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非常多的,因为紫甘蓝含有多种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紫甘蓝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都是非常丰富的,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都是非常丰富的,除此之外紫甘蓝中含有的花青素甙和纤维素都是非常丰富的。

紫甘蓝中含有的功效也是非常多的,经常吃一些紫甘蓝还具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强壮。紫甘蓝中内有的硫元素也是非常丰富的,这种物质可以有效的杀虫止痒,对于各种的皮肤瘙痒、湿疹都是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的,对于预防皮肤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经常吃一些紫甘蓝也可以让人充满活力,紫甘蓝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这样抗氧化剂都是可以保护人体的,还可以让人体的细胞再生,所以说在平时多吃一些紫甘蓝可以让人充满活力。

当然紫甘蓝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紫甘蓝中含有的大量的纤维素可以让人们的消化功能增加,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经常吃一些紫甘蓝对于体内多余的脂肪的燃烧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减肥效果。

紫甘蓝营养价值与用途

紫甘蓝营养丰富,主要营养成分与结球甘蓝(就是我们所说的绿甘蓝)差不多,每千克鲜菜中含碳水化合物27~34克、粗蛋白11~16克。其维生素及矿物质都高于结球甘蓝,它的营养价值高于结球甘蓝。每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克、脂肪0.1克、糖3.3克、钙57毫克、磷42毫克、铁0.7毫克。

紫甘蓝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结球紧实,色泽艳丽,抗寒、耐热、产量高、耐贮运,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蔬菜。

紫甘蓝既可生食,也可炒食,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风味。但为保持营养,以生食为好。如炒食要急火重油,煽炒后迅速起锅。

用于炒食、煮食、凉拌、配色,可将其切成两半,焯后放在盘中浇上调味汁食用;欧洲人多将其切丝拌色拉酱。

高产栽培

紫甘蓝别名红甘蓝、紫洋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中能形成紫色叶球的一个变种,为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紫色叶球为食用器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C。因此,虽然紫甘蓝在我国栽培食用时间不长,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美丽的色彩很快就倍受青睐。无极县自1年开始种植紫甘蓝至今已有6年的栽培时间,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栽培经验。

1.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紫甘蓝喜欢温和的气候,但也有抗寒力和耐热能力。种子发芽适温为18-22℃,在25--30℃高温条件下也能发芽。外叶生长的最适温度20-25℃。结球最适温度15-20℃。无极县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

栽培管理1.选择适栽品种。大部分品种引自国外,我县主栽品种为紫甘1号,该品种属中熟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较大,开展度65-70厘米,外叶18-20片,叶色紫红色,背覆蜡粉较多。叶球为圆球形,单球重2-3千克,亩产量-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80-90天,贮性及抗病性较强,适宜春季保护地,露地及夏秋季露地栽培。

2.整地作畦。紫甘蓝吸肥能力强。要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1.2米宽的畦。每亩施入有机肥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30-40千克,钾肥20-30千克。紫甘蓝含钙仅次于氮,如缺钙会产生干烧心,所以还要适当补充一部分钙肥。

3.播种育苗。紫甘蓝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栽培。育苗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克。出苗后子叶期温度掌握在15-20℃,真叶期掌握在18-22℃,定植前5-7天应逐渐接近外界温度。春紫甘蓝于3月末、4月初定植在露地。坐水栽植,有利于提高地温,利于缓苗;秋播紫甘蓝定植时可先栽后灌水,以利于保墒。早熟品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株,中熟品种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每亩2株。

4.苗期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

5.莲座期管理。浇1-2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4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以利保墒,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

6.结球期管理。这一时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

7.收获。当叶球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gx/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