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甘蓝一个1毛? 我的“菜”身价
【聚焦】甘蓝一个1毛? 我的“菜”身价
蔬菜丰收
应该是最喜人的事
可是
价格的“闹腾”
却着实伤害了菜农的心!
菜花开花苦了种菜人
8月14日,在互助高速公路收费站看到,去往土族之乡旅游的车辆络绎不绝,成了一道假日的风景。但在距离威远镇南郊2千米处的互助统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只见连片种植的露天蔬菜无人问津,地头没有看见一辆拉菜的车辆来往。
按理说,现在地里的蔬菜应该是丰产又丰收的时候,但满地的有机菜花因开满了紫色的花,篮球大的铁头甘蓝由于从中间“开花”了而没法出售。
“就算铲下来,也没人要啊!还要付采摘工人元一天的工钱,不如不铲。现在只要有人肯来买,我们就不计较价格啦!”合作社负责人鄂统邦说。
菜卖不出去只好喂羊
1毛一个甘蓝没人来买统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在威远镇应家泉村。在合作社的田间地头看到,成熟了的大片大片甘蓝、娃娃菜、萝卜、菜花等蔬菜由于出售价过于低廉,一部分已烂在了地里。合作社社员吴有库是个残疾人,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由于卖不出去,眼睁睁看着烂在了地里。吴有库说,一个甘蓝一毛钱,一个菜花还是一毛钱,一个白白胖胖的足足有三四斤重的萝卜才卖三毛钱,这让他几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巴巴看着辛辛苦苦种植起来的蔬菜白白烂在地里。
在一片甘蓝地周围,吴有库用铁丝围了一个围栏,养的20多只羊最近每天以啃食甘蓝叶子为食。吴有库满脸愁云地说:“连续吃了一个星期了,羊都懒得吃了。”
吴有库更担心,地里头长势正旺的大葱不知道秋后能卖多少钱呢?
水灵灵的萝卜无人问津
70%的菜烂在地里了统邦合作社在海东种植露天蔬菜小有名气,以往产品因地处高原、无公害而远销云南、广东、四川等地。见到合作社理事长鄂统邦时,他正焦急地和吴有库在地里转游。鄂统邦今年刚当选为东和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他鼓励村民种植娃娃菜,没想到头一年就遭受到如此严峻的销售情势。
“再难也不能让贫困户吃亏!眼看行情不对,我立即到兰州、西宁等城市找销路,虽然批发价不高,但多少把贫困户的损失挽回了。”鄂统邦说,好不容易才把本村78户村民的多亩娃娃菜变现了,结果自己合作社的亩蔬菜因无暇顾及而面临滞销。
今年已60岁的吴有库一脸辛酸地对说:“我东挪西借了10几万元投到合作社里,本来想靠自己的辛苦挣点钱,过个好日子,没想到,全烂在地里了。”
社员的痛苦让鄂统邦深感内疚。年初,他看到春节菜价行情好,一根长白葱卖到了一块钱,1斤辣子上了10元钱……“照以往的经验,菜价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惨,70%的菜要烂在地里了。”
“我不知道全县有多少蔬菜没卖出去,但我们乡种娃娃菜的,十个有两个赚就心满意足了。”鄂统邦说。
为啥菜农屡亏屡种从年,成立合作社,鄂统邦已连续种了6年的露天蔬菜了。丰收年也能赚得盆满钵溢。
鄂统邦也深知,菜市有风险,种菜需谨慎。“但种菜就像赌博,运气好碰上好年份就赚,运气差的年份只能赔。”鄂统邦说:“去年大白菜这个时候,一开始就卖三四千元一亩,后来商贩上门收购,越收越高,五千六千,一天1价,而且商贩自己雇工采摘。”
这些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农产品价格疯涨和大白菜烂在地里、柑桔滞销、芹菜滞销、甘蔗滞销……来往重复,已成常态。前年甚么赚钱,次年大面积种植甚么,面积1扩大,产品自然就“卖难”。
“本来以为今年露天蔬菜销量会翻倍。看现在这个情势,血本无归。”鄂统邦无奈地说。
农民的血汗汗水都倾注在田间地头,一年的收益也都期望着收获。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民已告别了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日子,可收获有了保障后,如何保障能卖出去却成了新问题。
据头几天人民报导,入夏以来,吉林省西瓜收购价格延续走低,由7月底的4角/斤跌至日前最低的8分/斤仍无人问津……眼下,统邦合作社亩的无公害露天蔬菜迎来丰收,但滞销却致使价值百万元的蔬菜无奈喂了猪羊……
农产品滞销,农民的收入就没有保障,日常生活的保持就会产生困难。曾经历过土豆“卖难”的一名蔡家堡乡的农民说:“看着好好的土豆卖不出去,放在院子里腐烂,感觉一下子甚么都没有了,愁的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我们农民种点东西不容易,一家老小都指着过活,希望以后这样的事儿能少一点。”。
呼吁
互助县是海东的传统农业种植大县,离省城西宁不到四十千米。呼吁,相干部门该到田间地头了解了解农民的苦衷了,到互助旅游的车辆应当顺道捎带些新鲜蔬菜。伸出援手,帮帮这些农民兄弟啊!
来源:海东时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