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看安定一路通途一路歌

 

“羊肠小道弯又弯,对面说话听得见,要想见面走半天”“夏天泥泞春翻浆,晴天一路尘土扬,雨天道路稀泥汤,农用车辆难出门,汽车不愿进村庄”,这是40年前陇中偏远农村群众出行难、行路难的真实写照。

40年改革开放,40年奋斗不辍。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从黄土路、砂砾路到水泥路、柏油路,从屈指可数的国省道到高铁、高速、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等交通路网构建,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每一项巨变无不展示着改革开放40年陇中交通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和巨大变迁。

值得骄傲的是,安定区于年被授予全省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今年9月7日,又被授予全国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安定区委、区政府和交通等相关部门以及全区47万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

情系民生筑通途

“站在高山望平川,两眼汪汪路漫漫,道窄路远出行难。”生活在陇中大山里的人,多么渴望有一条通向大山的宽阔道路。

住在安定区内官营镇永峰村宋家沟的黄世全,3年前还居住在眼前叫沿蛋山的一个山湾湾里。因条件太艰苦,山湾里原有的四户农户于30年前就被迫搬迁到条件好的银川、酒泉或内官营镇居住了。

黄世全是最后一个搬下山的农户。搬下来什么都变了,种田地块平了,闲了还能就近到米远的砖瓦场打工。

黄世全二娘远嫁到40里外的邻县一个偏僻农村。年腊月二十四日,黄世全二娘带着孩子给娘家送年货,在陡峭的沿蛋山的半山腰歇息时,孩子因不小心使身背的2个冬储大甘蓝菜和几个旱萝卜滚下山,摔得粉碎。黄世全二娘怪怨着道路,斥责着孩子,而孩子眼望着滚落的蔬菜一个劲地哭泣。

居住在欧康E区的黄阿姨总是苦不堪言。20年前,她居住在安定区符家川镇偏僻农村。一次挑水时因天太黑,黄阿姨心里慌张紧张摔了一跤,水桶摔破了,她也医院。

“现在啊,从定西城坐上小车不到1小时就能到农村老家里,走的不是柏油路,就是硬化的水泥路,不粘土,舒服得很,美得很。”“老家变化真大,实现了梯田化、机械化、电气化,上一次回家,就不想进城去生活了。”黄阿姨一个劲地夸赞家乡的快变化、大变化。

路不通,人受穷,要想富,先修路。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大地上,安定区以“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国省道、村社通硬化路”为目标,精心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这几年是安定区交通公路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历程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经济社会效益最好、农民朋友增收最明显的时段。”安定区交通局局长李文林说。

S定渭安定段、S线省道改造项目安定段已建好运营,马源路、内高路、内香路提升工程项目已建成启用。全市率先采用PPP模式启动的总投资5.18亿元的省道郭公路安定段改建工程路面铺油工程延伸至鲁家沟镇小岔口村,符家川镇罗家岔村铺至大岔社全长6.8公里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

它们的建设标志着安定境内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将全面推进,开启农村道路建设新篇章。

咬定事业不放松,一路通途一路歌。截至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公里。国道5条、省道2条、县道11条、乡道8条、村道条和专用道2条。如今,全区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从“十一五”末的35.3%增加到目前的%。

建好路,更要管好、养护好路。该区组建农村公路管养机构20个,其中区级1个、乡镇19个。全区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管理养护小组。

“县道县养县管、乡道乡养乡管、村道村养村管”“有路必养、养必有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有效保障公路的畅通,打造了文明路样板路。

大路无言铸丰碑

伴随着道路建设,全区后续运营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站点,科学布局农村客运线路,完善布局农村物流体系的“三个布局”建设拉开了序幕。

如今,全区先后建成19个乡镇汽车站、45个村级站和个停靠点;开通农村客运班线条,配备农村客运班车辆,平均日发班次个1.18万人次,农村客运网络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97%。区、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运输服务体系已经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运营格局已经形成。全区依托乡镇邮政所、村邮站和“农村淘宝”网点推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递,基本建成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年全区公路客运量达到万人次,公路货运量达到万吨。

昔日羊肠小道跑马难,今朝宽阔平坦纵驰骋。青岚山乡上坪村通西巩驿镇马家庄子的水泥硬化路,于年建成通车后,解决了沿线及周边4乡镇8个行政村1万余人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

省道S线提升改造工程的竣工运营,连通了马铃薯“产业路”,解决了团结镇唐家堡、小山等10个村40个社近0户农户马铃薯卖难的“瓶颈”。去年路通了,商机来了,团结镇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与蓝天“福景堂”联合社建立订单种植协议,带动3个合作社、户农户订单种植马铃薯亩。粗略计算,仅马铃薯一项就为农户户均增收元。

路修到哪里,农村的综合效益就体现在哪里,经济发展就延伸到哪里。如今,香泉盆地、内官盆地、凤翔、符家川、团结等乡镇水川区菜农种植的甘蓝、芹菜就能乘上绿色通道的快车卖上高价钱,各乡镇种植的紫花苜蓿、燕麦草、玉米秸秆就能拉运到牧草加工企业换成现钱。

路通区兴、路通民富、路通区强、路通人和。今天,一条条开放之路,拉近了安定与外界的距离;一条条致富之路,铺就强区富民的希望;一条条幸福之路,承载着安定人的美好期盼……

伴随着路的变化,村庄悄然发生了变化,村子里的人也跟着变了,所有的一切都跟着变了。安定人民从内心发出了呐喊:“再也不要用老眼光看安定!”

构建大格局、优化大路网、强化大服务、实现大跨越,出境路有效对接,“断头路”全面打通,“联网路”连接畅通,安定区交通事业发展辉煌灿烂,谱写出安定全面小康的新乐章。

来源:定西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js/9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