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草木记春分的地景油菜
·春天的地景:油菜·
作者:刘军
节气到了春分,春天就过去了一半。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0度,不仅昼夜平分,春季也就此平均地切分为两半。从立春到立夏,春天有满满的三个月,春分位居中月,是为仲春。仲春,是春天最好的时候。
每年春分,阳历都在三月二十日前后,农历则是二月末。这时节的闽北浦城,燕子已经从南方回巢,春雨伴着电闪雷声,一场一场地浇淋已经苏醒的乡野,让各色野花、菜花从新绿的底色中纷涌而出,荒闲了一冬的田陇平畴,一时间成了花的海洋。这是一年当中,吾乡最缤纷阔壮的大地景观,其主要由四种色系构成:油菜的黄色系、紫云英的紫色系、泽星宿菜的白色系、以看麦娘、拉拉藤、早熟禾为主的绿色系。
浦城这一带山区,农人有冬种油菜的习惯。全县耕地50万亩,除了水稻,规模最大的种植便是油菜。种油菜,是吾乡冬季最主要的农事:十一月播下种子;十二月发苗;来年二月抽苔;三月,黄花陆续开放;盛花,则到了春分。油菜花开了,城里人欢呼雀跃,鸟群一般飞入乡间的花田。甚至福州省城里的人,周末驱车两小时,一口气不歇,直驰入闽地最北边的这片金色山区。
只是,看油菜花的人,未必真了解油菜。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此科有一些种类被人驯化成了栽培蔬菜,比如白菜、芥菜、甘蓝和萝卜。油菜别名芸苔,《诗经》里称“葑”,为数种可食用芸苔的统称,正如《植物名实图考》所言:“葑、须、芥、蕵芜、荛、芜菁、蔓菁,七名一物也。”芸苔之名出自东汉服虔《通俗文》:“芸苔谓之胡菜。”胡菜,即胡地之菜。《本草纲目》说明:“羌陇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种此菜,能历霜雪,种自胡来”。羌陇氐胡,即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李时珍又考证:“芸苔方药多用,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识为何菜,珍访考之,乃今油菜也。”这就把油菜的源流脉络梳理清楚了。
当今世界,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印度,中国次之,加拿大又次之。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在西北部地区,传入黄河流域,最后进入长江流域。而今所种油菜,品种上千个,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芥菜型油菜主要分布于土地干旱贫瘠的西北地区,其植株高大,具辛辣味,又称高油菜或辣油菜,花期每年七、八月间,著名的青海湖油菜花就是它们。浦城地处南方,所种油菜则为白菜型与甘蓝型。白菜型油菜是中国传统油菜,由芸苔自接演化而来,其植株矮小,模样类似白菜,乡人称油白菜或油菜心,菜籽产量不高。白菜型油菜花期较早,每年三月初就开花了,农人种它多作蔬菜,种植面积不大,形不成壮阔的花海。甘蓝型油菜来自欧洲,植株强壮,粗枝大叶,叶苍绿具白粉,花大朵而密集,棵丛酷似甘蓝。此种籽大出油多,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引入中国,经不断选育,逐成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油菜种类。浦城自古种油菜,据县志记载,民国27年和28年,种植面积都达到5万亩以上,当然是白菜型品种。而现今所种油菜多为甘蓝型,号称10万亩,主要集中于中部和北部乡镇,以富岭、莲塘、仙阳、忠信、管厝为最,这一带多平畈大田。甘蓝型油菜三月中旬进入盛花,春分时节遍野金黄。
宏大的场景会让眼睛难以对焦细节,观赏之人有必要将视角调整到微距模式,才能从黄色背景里看清一朵花:典型的十字花形,四片微皱的花瓣呈辐射对称,六粒花药正中对齐,中间夹着一枚粉绿色雌蕊。当然,观赏油菜花,最好的视野还是广角全景模式。一个细雨迷朦的春日,我去到盘亭乡一个叫后龙山的小村庄,那里是我父亲的老家。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我坐在老屋门前,透过空茫的雨幕,望见一垄一垄黄花开在青岚云雾里,几座灰白的舍错落其间。山乡的春天美得寂寥,让人无端生出些许空落。
---未完待续
编辑:宋璟
核稿:图说心余
作者简介
刘军,笔名修竹,福建浦城人,现供职于福建省浦城县政协。生活与植物的记录者。文字散落各处,犹草木枯荣于野。
欢迎大家文末多留言,给作者更多鼓励!
征
稿
须
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投稿请加主编
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