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开发市场第八届中国鄢陵蜡
1月12日,第八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在河南鄢陵中原花木博览园开幕。本届文化节以“梅开花都、香飘九州”为主题,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和河南省花卉协会主办,许昌市花卉协会和鄢陵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张启翔、河南省花卉协会会长何东成、鄢陵县委书记尹二军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蜡梅梅花主产区的重点企业代表、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各地花卉苗木客商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
突出精品化和群众参与性
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化节突出精品化和群众参与性。开幕式后,参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花博园室内展厅、鄢陵梅园、花木交易市场蜡梅苑、新科梅园、科新蜡梅园等生产基地。
展厅内,国内各大蜡梅梅花生产单位应邀参展。院落各处蜡梅梅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配置蝴蝶兰、羽衣甘蓝、杜鹃、海棠等时令花木,打造成优雅的园林小品。一盆盆精品蜡梅梅花盆景在白墙灰瓦映衬下颇有韵味,插花花艺作品散发着美好生活的气息。展厅四壁悬挂的梅花书画、摄影作品更加烘托出梅花蜡梅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群众参与,为参观者带来美的享受。鄢陵梅园、蜡梅苑、新科梅园等蜡梅生产基地中,既有培植多年的大型蜡梅容器苗,又有鄢陵特色古桩蜡梅盆景,树形高大健壮,造型俊秀,还有针对家庭消费的小型蜡梅盆栽,造型精巧,满足群众节日花卉需求。
▲参观蜡梅室内展示和生产基地
▲蜡梅精品展示
鄢陵蜡梅以“蜡质厚、香味浓、花期长、颜色艳”为特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鄢陵县蜡梅种植面积1.7万亩,拥有虎蹄蜡梅、罄口蜡梅、素心蜡梅、檀香蜡梅等30多个品种,年产余万株(盆),年产值达2.57亿元,产品远销全国近30个省(区、市)。近几年,鄢陵立足造型蜡梅、盆景蜡梅等传统技艺,积极探索发展精油提取、切枝切花、乔化蜡梅等新技术,形成了集生产、观赏、科研、加工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先后建立了占地多亩的鄢陵梅园、占地多亩的鄢陵蜡梅资源圃、占地多亩的新科蜡梅园等10多家大规模的蜡梅生产基地,成立了许昌市鄢陵蜡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正在建设的0亩世界蜡梅园已初具规模,致力打造种类多、品质优、规模大的蜡梅生产专业园。
▲鄢陵蜡梅
突出专业化与市场化
除了打造蜡梅梅花专业园,展示鄢陵蜡梅桩景、盆景、造型生产技艺,本届文化节还突出专业化与市场化,举办蜡梅产业论坛,促进鄢陵蜡梅的对外交流合作,开发冬季旅游市场。
12日下午,文化节举行了以“做强蜡梅产业,添彩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产业论坛,围绕蜡梅品种培育、栽培管理、景观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秘书长李庆卫主持。张启翔、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主任毛庆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陈瑞丹、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园林花卉中心主任宋兴荣等6位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张启翔从全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讲起,对我国梅花蜡梅产业发展进行思考,为蜡梅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产业推广提出建议。毛庆山介绍了武汉地区梅花切花品种的选择及分级研究,为蜡梅切花的品种选择、瓶插期保养提供借鉴。宋兴荣介绍了四川蜡梅近几年研究与产业发展进展,从野生蜡梅资源调查、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到产品加工、旅游开发,探索蜡梅产业链的延长之路。陈瑞丹从蜡梅的色、香、姿、韵等观赏特性出发,介绍蜡梅的园林应用方式,为蜡梅的综合利用、产业升级、旅游观光的提出参考。
▲产业论坛
▲张启翔作专题报告
此次文化节将持续到2月20日,共安排花事花展、旅游文化和招商推介3个板块、13项主题活动。包括蜡梅梅花精品展、五彩大地年宵花展、蜡梅梅花书画摄影展、网上蜡梅梅花文化旅游节、花都冬季特色游、花博园民俗文化节等活动。由中原花木交易博览有限公司牵头,围绕“全域旅游”,积极开展以蜡梅为主题的冬季特色游,着力实现文化节与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的有机融合,开发冬季旅游市场。
推广
妍然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