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常犯错误审题不清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应用所学知识,使学到知识得以具体化的首要环节.学生在审题中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忽视题目中的条件,从而造成粗枝大叶错误.二是由于不善于审题,往往不知道应注意些什么?应做些什么?往往没有弄懂题目中的关键语,或遗漏了题目中隐蔽因素等造成的这样那样错误.
例1:受精卵经过()、()、和()直到发育成新个体,这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误解: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直到发育成新个体。这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剖析:这是在审题过程中,忽视了生物个体发育这个条件,粗枝大叶的把“生物”个体发育当成“动物”个体发育.因此,造成了这样的错误。
解: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新个体.这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例2: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尔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误解:C.
剖析:C该题错误是,只抓住“不育”和“能育”这两种性状,没有认真地进行审题,认为只有基因突变才有这种可能.而遗漏了萝卜甘蓝两个不同种的隐蔽因素.由于萝卜甘蓝不同种,染色体之间基因没有对应性,减数分裂不规则所以一般不育.象这样情况,光靠个别基因的突变,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不可能对应的.更何况突变是不定向的,频率又低。只有通过染色体加倍,同种染色体之间有对应性,减数分裂中分离才能正常,所以可育.
解:D.
赞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nggali.com/glzf/8576.html
|